筆者提醒
本部落格部分圖片引用自網路 全為藝文交流 未使用於任何商業牟利 所有者如不同意 可通知或自行移除

兄弟象應轉手給哪個企業 ?                 丁三龍 10/19 20:33

 

兄弟象有其基本問題 : 母企業規模太小 , 所以透過球隊擴散的廣告效果與形象加持對台灣的終端消費者影響太小了,兄弟飯店一年營收才個位數又侷促於飯店和平價餐,, 加上台北主場球迷怎麼會去住兄弟飯店(另外想想僅只台北市的一個點其他縣市兄弟球迷要如何消費支持你) ,飯店本身經營上不上下不下的市場定位也很難堪 , 種之就是黃衫附加價值太低了,所以球隊的盈虧就寫在那裡

 

       換過來看,,統一就大大不同了,母企業在台灣超過二千億(僅提食品和超商不含其他交叉持股轉投資).., 隨便"open將"出來露臉置入行銷一下就值回好幾倍了

 

 其實我心中早就在想了兄弟如果要轉轉給誰 , 我認為轉給燦坤 , 理由如下:  

    ..企業顏色識別都是強烈多年的黃色是我第一個直覺念頭 , 還有其他說明

..燦坤在台營收至少是兄弟百倍以上,而且全都是面對end user的在地本土零售業(這點很重要,國內有很多更大得企業未必適合) 

     ..燦坤3C通路可以利用廉價的運動明星與戰績做事件與機會行銷(變成與全國電子等通路/順發3c/家樂

             福的差異).(統一也持股家樂福ㄡ) 

..改善燦坤形象(有很大的空間),讓企業品牌更健康有利 

..以兄弟品牌發展運動與健康商品,(以前發展過但洪家實在不是這塊,相反的吳燦坤先生對運動與戶外用

       品可是熱衷的很)....... 

.. 其實全聯也可以(今年上看千億營收又有那麼多點),只是燦坤更適合,好加上另一家超商也是很好的對

       象,這個組合的通路如果有意大力重整,而幕後大老闆味全如果真要和統一對抗,小投資大造勢真的有可為

  

併購要不是價格低,就是要互補性強...從這兩個點去考慮, 就不難找出台灣零售通路的幾個對象,當然;如果像郭董根本就不在乎那麼一點錢也不求回饋母企業那就另當別論了  

 

   這是我現在身為行銷講師的觀點也是曾經燦坤人的想法 , 其他的恕我保留

 

1..規模對比的太陽效應

2..形象互補 (兄弟拉燦坤 燦坤也要更加經營CRM深耕與交叉銷售) 

3..end user ?

4..塑造通路差異   也跨入另一個產業

5..價格此其時也

6其他非行銷策略考量………..)        

 

 


文章標籤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是阿拉丁 ------族譜的故事  

 最近剛整理完族譜;一口氣將祖宗出身上推到八百年前。這期間謹慎校對就像起草聖旨一般,因為祖宗千年事怎可不戒慎恐懼。 

完成生平一件大事了卻一樁懸念多年的宿願,也在半信半疑的的口耳相傳中闢出一條血源之路,讓幾乎淹沒的生命源流終於在遷台的二百多年後重見光明,相同堂號的宗親,終於可以肯定自己的血脈中有著相同的DNA。 在整理的過程中當然也參考過別的宗姓巨族的方式,發現了許多有趣的現像殊堪玩味。 

 

 

大看板           

 

族譜的第一個要素就是名號要響亮,就像武俠小說中的名門正派少林、武當一樣;有達摩老祖與張三豐這樣的角色才夠稱頭。開宗立派的祖先最好是歷史名人還兼具有神格的成份,這樣一來真的是 :「膜拜有理,門楣光彩」, 不論是自家神主牌位或是立廟供外人崇拜兩相宜。像姓丁的源出姜太公(雖然不是我們開宗立派的老大) 歷史有地位;加上封(瘋)神榜的加持簡直就是最佳人選,除此之外廟最多姓關的(關羽)、姓李的(李呥/老子)、姓岳的岳飛、姓郭的郭子儀、姓諸葛的孔明都是被爭相攀援的好招牌。 

當然中華民族中最輝煌閃亮的莫過於姓孔的 ; 七十餘代下來孔老夫子澤蔭之下;連他老人家的徒子徒孫都稱的上一姓之霸(姓顏的顏淵、姓孟的孟軻 - - - - - - 不及備載)。科舉取士無人不是「曲阜門生」,歷代皇帝幾乎莫敢不奉(還是有幾個白目的)「至聖先師」耶 ! 除了佩服還是佩服;偉大的不得了,孔家店更甚廟堂,看看孔廟規制:連帝王都要下馬,斗大的四個字”萬仞宮牆”讓人無法仰望,若比祖上積德實在不知道要多少代修橋補路、賑濟多少米糧才能出一個這樣一個聖人中的聖人,兒孫寫起譜來怎能不”筆下金光閃閃,紙上瑞氣千條”,驕傲的意得大書: “風生水起 ,地靈人傑”這還不夠 ;非要”天上人間,萬世明燈”不可了,真羨煞人也! 

 

不服氣嗎?除非你可以證明玉皇大帝或釋迦牟尼佛跟你有親戚關係,否則任誰都要矮上半截 (據說:我的祖先也有穆罕默德的血統,差可比擬了!)。

 

 

 

選擇失憶

 

 

 

   還有一種就尷尬了 ; 明明一路寫來意氣風發偏偏中間出了一個大奸巨惡的敗家子,正是『百世英名毀於一旦』, 就像姓魏的寫到魏徵時抬頭挺胸;遇到魏忠賢則聲銷跡匿。姓劉的開創過大漢天威劉邦、劉轍、劉秀加劉備;偏偏半路殺出個宦官劉謹讓人當場氣結。 姓司馬的司馬相如、司馬遷文筆昭垂後世但是司馬昭之心就見不得光也 。 姓趙的趙匡胤雖然竊國歷代子孫也大多庸懦無能但好歹也都是一國之尊,可是趙匡胤前面一千年「指鹿為馬」的趙高他們家一定裝作不認識。

 

 

 

余豈好辯哉

 

 

 

說真的 ; 出一個壞人同姓並不能代表甚麼,您看 ; 司馬家後來不也出了司馬光教我們要如何打破水缸把害人的禍水流掉嗎? 更何況上述的壞人中有很多根本就 ”絕後” 了(趙高、劉謹都是宦官),所以跟各位同姓只有那麼一丁點的共同之處也不必太在意。

 

 

文章標籤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南陽街 

 

常聽到連續劇裡這樣說著:「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而今二十多年過去了,我又來到台北車站的南陽街一帶,再度走進補習班的櫃臺,電梯透光明亮 櫃臺週邊也寬敞許多,但是氛圍是一樣的;一樣的電話聲此起彼落,一個個青春稚嫩常常帶著些睡眠不足的長著青春春痘的臉龐。

 

   二十多年前第一次考大學因為靜宜不收男生所以我落榜了,那一年夏天颱風衝垮了漁塭,我們家的虱目魚和草蝦趁隙溜到地瓜田裡躲貓貓,我穿著雨衣包裹著大戰後疲累放棄的心酸,雨水、淚水糊渥的眼眶,看著很多人拿著桶子到田裡收成困在地瓜藤裡的水產,困難的家計更添烏雲罩頂,重考的事我連提都不敢提。

 

   阿公知道我想甚麼,十一月底時不知道哪來的一萬多元(一定是拿未收成的去抵押借貸或向叔叔們要求來的),讓我北上託居於小叔家,開始真正見習了所謂的南陽街生涯。

 

 

 

   #         #         #

 

 

 

   教室!我一直沒法接受那東西叫作教室,那是早期長條形的公寓,一樓是櫃臺招生區,二到五樓每層一間教室,寬不到十米,長超二十多米,窄隘的長條桌子約莫只有二十多公分深;二米寬擠了四、五個人。每一橫排十二人由黑板向後排一直研延伸了十多排,一排高過一排,前面的給幼稚園小朋友尺寸差不多堪用,像我這種晚來後到很後排的,除非你是姚明否則腳絕對踩不到地上,只能架在前一排同學的長條椅多加上去的橫木上。有時候幾個小時下來腳吊的實在很不舒服就乾脆站著上,反正桌子已經到胸口了坐著站著高度是一樣的啦!。說來也算真本事;午休時居然縮弓著身子肩挨著肩臀挨著臀還能入睡。

 

   下課反倒是最緊張的時候,一堂一百分鐘下來大家都去搶一個樓層只有一間的廁所,一、二百人排一間!焦急的人龍常常排進教室把走道都堵住了,總是要保證沒有人吃壞肚子甚麼的。女孩子沒辦法;常常得利用上課時先偷渡一下或到一樓員工區借用了。

 

   除了午餐就在這狹隘的空間裡渡过一整天,一直到天黑日落拖著沉昏昏的腦袋出來,再急呼呼的趕公車回去居所,偏偏小叔那時住在所謂的「特一樓」,整個屋子比馬路只露出來約五十公分高,潮濕多雨的台北冬季加進來攪局,這就是我人生中最晦暗蒼白的半年了,往往一個禮拜見不到太陽一次,其實整個人就像快耗完的電池一點活力也沒有。偶而出神放空時腦子時,最懷念的是放曠的光腳踩在真實土地時,暖意從腳底竄上身子的感覺。

 

 

 

   #         #             #

 

 

 

   二哥那時唸淡江四年級,辦了月票拿給我通勤,讓我一天省個十幾塊錢贊助午餐菜色,有一回辦完月票剛上公車就遇上查核的,我把二哥學生證遞出去給那人,總算是兄弟倆還有個七分像矇過關了,暗呼僥倖之餘也不禁照照鏡子;沒刮的鬍渣、長而亂的頭髮、一臉的倦容之下我已經「臭老」成一個大四學生了嗎?某一個星期天我帶著小堂妹出去,雜貨店老板居然還誤認她是我女兒。天啊!南陽街補習班才幾個月就把我折磨成這般模樣了。

 

  

文章標籤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台牆上電視    

約四十年前;我那四十歲從不喝酒的父親因為操勞過度病倒了;檢查的結果被診斷出「壞症」,肝癌已是末期。從發病到去世只維持了四十多天。這期間我那在台北國稅單位上班的三叔送回來一台黑白電視,裝在床榻前給從未看過電視的父親排遣病痛。

父親去世後電視被移到「中間」(一條龍式紅瓦厝沒有擺神明和祖宗牌位正中的地方),靠著一堵木牆上放到一個木製的小台子上離地上大約六多呎高的地方。

 

潘朵拉的方盒子videoland

 

這方圓數百公尺內第一台神奇的潘多拉的方盒子讓很多人都圍攏過來,起初每天中午十二點到一點一個小時;晚上七點到九點是僅有的播放時間。中午一到整個三合院甚至其他街坊鄰居大大小小下田、放學、回來的全都搶坐位來了,有些人自備一把小凳子端著碗也來了,只有趁著廣告才又跑回去裝一碗地瓜回來就位。四、五坪的小地方滿滿的十幾、二十多人,阿公、阿嬤想進出二、三間都相當不方便,得在人堆裡挪移,常常還會踩到別人的腳才把那人從螢幕情境裡喚回來。還有好些人乾脆坐到門外向裡巴望著,所有的人都坐的低低的抬著頭;嘴巴全半開著投入劇情中。

 

那時已經有台視和中視兩家電視台了,十二點到十二點半播新聞,十二點半到一點台視播布袋戲中視播歌仔戲,為了這個好幾次「親子關係嚴重緊張」,緊張的內容是這樣的:一大票小男生、大男生甚至女孩們都都愛看黃俊雄的<<雲州大儒俠史艷文>>(後來接著<<播六合三俠傳>>和<<西遊記>>等),明明佔著多數人頭的優勢可偏偏我母親和眾妯娌、大小姑媽們愛看柳青、王金櫻演的歌仔戲,而且我門往往敗下陣來。

 

黃俊雄大戰歌仔戲     

 

常常史艷文的<<純陽掌>>對上藏鏡人的<<飛瀑怒潮>>正在箭拔弩張之際硬是被強迫轉台去看塗上厚厚脂粉的人;假情假意的<<陳三五娘>>哭的台上台下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最要命的是這些人哭著哭著還會來上一段<<哭調仔>>演歌;再比上蓮花指………..就這麼活活將眾人急的死去活來,大家(包含哥哥姊姊們)一個個痛不欲生的苟延殘喘到了廣告時間。終於輪到眾小將們了,哥哥姊姊不敢造次我可管不了那麼多,趕緊拿個板凳墊腳,一個快步上前猛扭轉台器,好像想一次轉過去後就壞掉從此不用再轉回來一樣。雖然三缺浪人與女暴君對峙了好幾十次卻不開打;可是還是看的很爽。

沒兩分鐘只見很多女性長輩各個心急若焚紛紛面露不耐之色,媽也催著轉回中視;可是她不會轉台,就開始語氣凝重起來,我堅持不依;但往往代價就是一陣大道理的叱喝了,這時母子二人都有「廣大民意支持」都有些下不了台,接著就會一陣肅殺之氣籠罩。眾人看戲看到後來竟是母子現場演對手,氣氛與期待全被趕到九霄雲外去了,很多人拿起自家板凳先行退場去了。電視是關掉了,然而現場的大審才剛剛開始一幕教孝教忠的大戲呢 !

 

   接著就是電視演完了,下午的課也遲到了(一路上有好多跟我一樣快馬加鞭趕一點鐘前到校的人),被值班老師或高年級糾察隊在側門活逮,改天得勞動服務了。

 

過了幾年村子裡陸續有幾台電視了,「圍觀」的人漸漸的少了;「黃俊雄與楊麗花之爭」也落幕了,但母子間「緊張的電視關係」仍未解開。

 

眼淚汪汪大殺四方

 

   進入民國六O年後電視播映的時間比較多了,但是每天晚上的六點到七點被媽給佔住了,可憐如我等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從這個時點開始被閩南語愛情文藝倫理親情大悲劇凌遲著,那種女人永遠解不開的婆媳恩怨情仇、男人不是壞到骨子裡泯滅人性的壞胚子就是憂柔寡斷昏聵懼內到你直接想親手宰了他的軟骨頭。每天都讓林月雲、陳慧美、陳秋燕等人的眼淚灌得全家人心情壞到谷底。絕症、失憶、車禍、誤會、造謠、壞女人、骨肉分離…………..幾乎要把我整死,但是我媽就是不依;就是愛看。後來實在太叫好了吧?某台六點到七點那某台就八點到九點,戰線拉長的結果就是我們九點鐘之前除了新聞報導之外都不得解脫這樣的糾纏和精神虐待。

 

現在想一想<<保鏢>>裡的張玲、高鳴;<<包青天>>裡的儀銘、田鵬是怎麼逃出生天烙印在我的腦海中已經記不起來了。反正在我們家眼淚汪汪就可以大殺四方的,任你中原一劍趙天豪還是南俠展昭見一個殺一個絕無僥倖。 

 

後來這些連續劇實在太過牽拖(現在好像更嚴重了!),惹來新聞局規定每齣戲只能播四十集,所以壞人(包括壞男人和壞女人)都能囂張三十九天然後在最後一天不是報應死了就是幡然悔悟,這樣不變的劇情真的是錯誤的示範,因為完全不符合比例原則,誰都嘛要當壞人。老人家是邊看邊罵卻又邊罵邊看,只是可憐了這些備受折磨的小孩。當然老電視的轉台旋鈕也常在洩忿的角色中壯烈的犧牲了。

 

賀仁豆與連續劇

 

   這些童年的電視奮鬥史到十幾年前還是一樣,我們長大離家後受害的變成五個孩子,不下田的老人家晚上一邊看電視一邊叫所有的孩子們圍著桌子撕賀仁豆(手工把碗豆兩頭摳下連邊上的絲拔下來,一大袋一百元工錢)。我想:無止境的老劇情加上堆的老高永遠弄不完的碗豆加起來一定是很深很深的痛吧?為此好幾次我還很不高興的為孩子抱過不平,每回拿錢給老人家零用都半帶哀求請她放過這五個孩子和大嫂。

文章標籤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07 Mon 2013 07:28
  • 自殺

我輩中人(再談自殺)

鋪天蓋地的悲傷

 

   有個年輕的媽媽自殺了(如果是自殺的話),父親哀慟逾恆,甚且發表了祭文,內容讓天下人皆為之鼻酸。此時政治的低能動物還想咬一口這個政敵,但嗅了嗅氣味,一看風向勢頭不對,馬上捲曲沉降到看不到的洞穴中,蛻成色盲耳聾的深海底棲生物。

 

   七十多歲的老人懷抱三歲幼孫承受喪女之痛,正是天下父母心讓人不忍,再是怎樣的國之大公,再是怎樣的政治搏殺者,此時也只是一個孤苦的老人、送黑髮人的白髮人罷了。感動的、哀傷的、同情的氾濫成低沉的空氣,讓人連呼吸起來都有一點憂鬱,就這樣,凌虐了大家十多天了。

 

   終於;好事者還是忍不住了,批評不是去咬老父親過去的痛處,而是針對祭文:「願意哭死來換女兒復生」,這種悲傷的情緒與完全表露的痛楚毫無保留。這讓我想起一千多年前晉朝時的故事,西晉王衍(晉書是王衍,世說新語是王戎)喪子極度悲傷舉措失宜,(他原來是個仙風道骨崇尚清談的名人)

 

正在我輩

 

先生喪子哭到願意以死換子,山簡質疑說:「孩兒抱中物,何至於此」,王衍說:「聖人忘情,最下不及於情。然則情之所鍾,正在我輩。」 (神仙聖人堪破生死情關,最下的人泯滅情感,而我們上不得天堂下不了地獄所以留在人間受此磨難,這便是所謂「我輩中人」。山簡服其言更為之慟,喪女的老先生是王衍()的我輩中人,捫心自問;其實我們絕大多數的人都是。

 

自殺與自私

 

   但是關於這個事件我更關切的是自殺的面向。過去我們都說死者為大,不敢頂撞;莫能輕掠其鋒(所以辦喪禮的人可以佔馬路),但是我們仍然要以自私二字去評判這件事,這一切發動的都是自私任性放肆所導致(不專指關先生的孩子,而是指動輒以死要脅的人)。

 

   另一半有婚外情妳要報復他,所以用自殺來讓他身敗名裂,因為你是名人之後一定有媒體追逐,追逐中一定會把這個男人抓出來公審,這樣妳報復就成功了?可自私狹隘的妳啊!毫無家庭社會的責任感,妳是報復得逞了,妳讓那個男人無地自容的像見不得光的老鼠了,痛快了吧!

 

   然而,妳更狠狠的報復了社會對妳的寵渥、父母對你的驕縱、更把處罰無限上綱到下一代的孺仰(如果有生小孩的話)。除了報復那個妳愛過的人這個主軸之外,事實上妳誰也不愛;不愛父母;不愛親生;讓雙親儘管去痛死吧!讓幼兒無父無母吧!把孩子丟給老爸媽吧!丟給社會收養吧!誰叫你們讓我戀愛失敗。

 

恨到極點!我沒有父母,我是石頭縫自己迸出來的,所以心腸的材質不一樣。我沒有孩子!那個漂亮的娃娃是我戀愛的紀念品,戀愛都毀了還要它來做啥!。我沒有朋友、沒有任何值得愛戀的人、我沒有這個世界、我甚至沒有腳印、、、、、、因為戀愛沒了所以天地拆崩了,所以我要毀滅,從我開始、與你俱亡,至於其他人:「who care

 

   幾個月以後,很多人都會忘了某次的社會版新聞,<老鼠>會爬出洞穴開使過著自由的生活了,沒父沒母的孩子會難過到記不起媽媽樣子,小腦袋連個思念的對象都騰不出來。而思念將是一條妳惡意留下的毒蛇,不斷囁吃著老人家心頭的肉,痛的淌血了的傷口又長出來,再咬一次再淌一次血,再長出來、再咬、、、、疼痛攙著淚水。老人家前世做了甚麼壞心毒倖才生下你,才要承受這樣的惡業輪迴,父母孩兒做了甚麼對不起妳的事?幾生幾世欠下來才要受此磨難。

 

   自殺了,妳沒吃過苦、沒挨過餓、沒鬧過窮的生命自殺了!照妳自殺的理論基礎那麼全世界恐怕99%以上的人都比妳該死。然而妳還是用比革命家還堅決的

勇氣自殺了,妳贏了!然後;所有沾到妳的人全輸慘了。特別是老人家和小孩,然後你還向社會傳播一種叫自「自私」的病毒,可是;<老鼠>只是避個風頭而已。最後還是會繼續發揮本能的繁殖能力。

 

其實;傻瓜啊傻瓜,活著,活的好好的,才是最好的報復。

 

文章標籤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恨   故我在

 

生平三恨

 

張愛玲的三恨

 

   一個人要寫生平三恨要有一定的份量,不是位居要津就是立言立功,要不就是在某個領域特別突出,不然像我輩平庸至此,恐怕是憤世嫉俗三恨不夠用,搞不好連「劍君十二恨」都嫌太少了。

     張愛玲這樣的人家;父系與母系都是清末重臣(外祖父李鴻章、祖父、母親、父親都是上流社會的「龍鳳配」),她的貴族血統加上先人都是些洋務先驅,其他老的貴族她看不起,沒文化水平的更無趣,本身又讀過許多詩書,所以被稱為才女,當然;也有人管她叫小姐作家。

我們從她流傳的最廣的那張照片中,那個穿著鳳仙裝、極為纖的細身形線條 (尤其頸部)卻有個現代的臉龐,更強烈的是傲岸的表情,是風華流行的上海灘美豔也是桀驁不馴睥睨世人混雜的神情,兩手撐腰;嘴型與顴骨上翹,完全是一派挑釁模樣。感情上唯美的想像世界,背叛與被被叛也是稀鬆平常。自是大大不同當時一般苦難的中國人。這一身「仙氣」沾不了多少俗塵,所以張愛玲三恨是

 

:「一恨海棠無香,

二恨鰣魚多刺,

三恨紅樓未續」

 

很是自我很是超拔,當然也相當程度的表現了這個沒落王孫至死不悔的美食、美物、美書的耽溺。

 

五恨

宋朝彭淵材有所謂五恨:「一恨鰣魚多骨,二恨金橘太酸,三恨蓴菜性冷,四恨海棠無香,五恨曾子固不能詩。」

薛元超三恨

 

   唐朝張鷟<<朝野僉載>>裡寫薛元超自己告訴親人心裡的話說

 

「吾不才富貴過份,然平生三恨;始不以進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國史」。

 

   薛元超官至中書省中書令,在唐初相當於宰相,是皇帝之下第一人,說這話時不管是不是已經當上中書令都會顯示出,一樣當官的還是講究血統科班,進士及第才算是名門正派,也表現出士人自我矜持有別於旁門左道的門戶成見(軍中不也有陸官正期與專科班等分別?)。

甚麼是五姓女呢?原來九品中正之後上品的名流富貴淵遠流長,到唐朝已經是姓李的(隴西、趙郡)、姓盧(范陽)的、姓鄭的(榮陽)、姓崔的(清河)、姓王(太原)的五大家族,誰要是和這些人結親才真的是鯉魚登龍門了,所以薛元超有此喟歎。但是薛元超實際上娶了太宗兄弟李元吉(玄武門之變被太宗所殺)的女兒,也算是攀上龍門了,如果吃在碗裡還妄想鍋裡恐怕要早晚不測,當然如果是元吉死後結的親家實在也不算高攀,此時「得隴望蜀」卻也是男人通病。至於第三恨修國史一事倒也表現出知識份子想立言留名後代的信念,沒甚麼好批評的。

 

劍君十二恨 `我呢?

前些年布袋戲有個角色叫劍君十二恨的,編劇寫的有特色極了,所謂十二恨是

:「一恨才人無行,二恨紅顏薄命,三恨江浪不息,四恨世態炎冷,五恨月台易漏,六恨蘭葉多焦,七恨河豚甚毒,八恨架花生刺,九恨夏夜有蚊,十恨薜蘿藏虺,十一恨未食敗果,十二恨天下無敵。」」。

文章標籤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Sep 30 Mon 2013 09:06

利字頭下一頭牛  謂之犁

 

人人都在為自己謀福利這是資本主義社會最大的原動力,看誰馱的重走的遠,獲利越多。

 

注意看 犁字是利字底下一頭牛 因為利字當頭 所以我們當牛,一個鐵環穿鼻 一條繩就叫你南北東西一個牛挑上肩 一根藤條鞭我歲歲年年,名繮利鎖累人若此。

 

小時候,我常看牛喘到口吐白沫猶不得止,晚上那累到已經無法進食的牛被抓起鼻用竹製的大管子強灌食物或牛馬藥,灌下去;吐出來再灌,因為明天還要下田。明日不定是風是雨,只有早一天收進糧倉;變成現金才是正道。於是 ; 人與牛比拼命,我父親的肝癌就是這樣來的。父親死後目不識丁的母親兼頭上六個小孩,靠一點貧田、一頭黃牛和祖父親長的協助,硬是犁出一條生路。鄉里人

都說我家有兩頭牛;一頭四條腿一頭兩條腿。

 

   在生活茹苦含辛的奮鬥中的自然是拖著犁的牛,但這個世界有太多人案牘勞形或汲汲營營機關算進為的卻不是溫保小康而已,而是出於一種「我執」的妄想。

梭羅在<<湖濱散記>>裡也曾驚訝於;一個人如果一出生就繼承龐大的穀倉,然後終生背負著踽踽前一生是多麼痛苦。就像牛;犁永原遠在肩上,只要利字當頭就一定拖累到死亡才能放下。

   宋朝文人辛棄疾曾說:

 

「千年田換八百主,一人口插幾張匙」

 

我們是不是想要的太多,而真正需要的根本用不上那麼多呢?

 

「握地千里不過七尺埋身,身擁千鐘不過日食一粟」

 

說的不正是這些道裡嗎!

 

愛迪生發明電晚上可以接著幹活,瓦特發明內燃蒸汽機取代了牛馬,卻發現圍著一座座大型內燃機有許許多多兩條腿的牛馬馱著個利辛勤的工作著。

貝爾發明了電話就像一條穿過牛鼻的栓繩,於是我們隨時都拖著一張犁。

 

利字底下一頭牛,利字越大牛就拖的越累,如果你不是生活邊緣線的貧者而是虛妄心理的更貧者;那麼放下吧!。


文章標籤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撿骨與塔

撿骨

 

父親在我八歲的那年去世,過了十幾年後媽媽說她老夢見父親跟她說土裡太潮濕了,住起來不舒服,希望子孫開棺撿骨另覓一處高一點乾爽些的地方給他媽媽懸念的眼淚加上父親下葬的墳頭實在太過簡陋幾塊磚頭堆起來抹上灰泥用毛筆黑墨寫上堂號與姓名,急就章的就算完成了,十幾年風雨下來灰泥與字樣都剝落了,「勿貽後人以隕越之羞」的概念下我們進行了撿骨。

 

天未亮的一個六月凌晨,在土公阿(從事開棺撿骨、看風水的人,也有道士兼任的)的指揮下開棺,看著寒愴的土墳一下就掘開來,棺木有些腐朽了,裡頭也沒甚麼貴重的東西,撿骨師唸唸有辭的不外是:「一點天清清、二點地靈靈三點子孫代代出狀元、、、」之類的吉祥順口溜,然後將骨頭撿起來放在一個約兩尺高的罈子裡;由大哥用竹擔子盛著挑回家去。父親的血肉順利的被大地分解的只剩骨頭了,不過聽說有些人家撿骨時,血肉尚未完全分解還粘著些在骨頭上(蔭屍),這種狀況撿骨師便得以預先削好的竹片(不可以用金鐵)把骨頭刮乾淨,聽起來著實有些恐怖。還有一種處裡方式;就是不去動遺體,原封的封棺土掩回去,不過像這般驚擾先人據說對後世是很不好的。

 

父親的體格阿爸

 

三合院裡用塊帆布攤開然後把骨頭拿出來晾乾(果然有相當的濕氣),我被分配到的工作是用金紙把一塊塊骨頭的灰泥土擦拭乾淨。我一邊擦一邊打量父親的體格,感覺上沒有孩童時仰望的那麼高大,更難想像那細條條的上臂與肩胛骨曾抱過我們六個兄弟姐妹,還把我撐上肩頭去看布袋戲(我一直懷疑這景象究竟是我的思念投射在夢裡,自己編來騙自己的?還是父親確曾把我扛上肩頭去看戲);而曾經與母親深情對望與慈愛看顧過兒女的眼眸,只剩下兩個空蕩蕩的洞孔。

 

大約三個小時後撿骨師從腳趾頭開始到腳掌、小腿骨、膝蓋、大腿骨、、、、依身體結構高低順序從甕底排列起來,最上頭的是頭蓋骨,好像還放些木炭金紙之類的,最後在天靈蓋點上朱砂,蓋上甕蓋。就這樣;我父親以一種無法聯想的樣子出現幾個小時後再度回到黑暗的世界去。

撿骨完成之後暫先奉厝在大廳裡,隔幾天媽又夢見父親了,媽說父親託夢告訴他撿骨師移漏了一小節指骨,後來我們按「夢」索驥果真在土葬的墳邊上找到。

 

佳城

 

父親的新墳在油車埔田旁邊的雜草埔上,挑土堆基地的是啞巴伯、幹土水(泥水匠)的是阿永叔,他倆從出生開始就和父親一起親的跟兄弟一樣,我一邊當小工一邊聽他倆說著父親生前的點滴,一磚一土的堆起來大約三、四坪大坐東向西的「佳城」。我不知到為童伴造墳是甚麼感受,但六月盛暑之下似有一股同聲感嘆的悲涼,我懷著為父親「起厝」(蓋房子)的心情倒像是了卻一樁心願似的。

 

前年中秋節大哥中風右邊不良於行,去年清明掃墓時我發現父親墓碑下石桌的獸足右邊居然斷裂,急忙喚來孩子買些水泥黏了回去。我無法解釋怪力亂神與靈異徵兆,但對先人心存誠敬不敢稍有懈怠。

 

 

二十多年下來阿公、阿嬤、大婆、阿天叔陸續來這裡「落土」了, 這多了幾座墳頭的的草埔在今年的掃墓中更是熱鬧,老中清三代小孩戲鬧、大人講古,大夥一起把墳上的土挖鬆碟獻「墓紙」(像徵為陰宅整修屋瓦),灑掃前後,在一派年節氣氛裡齊心大掃除的團聚也是一樂。三伯公那一系來商量起要在這裡蓋個塔;好讓許多生於斯長於此葬在附近的先人,可以如舊時的三合院那樣的重聚,這真的是個好提議。

 

這個存在已久的構想還是有不同意見的成員,但更高輩分的共同祖先沒有全員同意誰也不可以擅動,所以這個意見有些膠著不決。我捻起香來向在天的先人祈請:祈請提點持不同意見的長輩宗親 , 能夠一起成就這件家族裡的幾百年大事-------幾個小時之後或許祖宗有靈;也算是生者齊心崇仰祖德,我們終於消弭歧見達成共識。亦或;這本是先人至盼吧?祖厝納骨塔造好;先人遺骨入厝後我們相約要在這裡好好熱鬧熱,就像我兒時三合院辦喜事那樣全體動員。對於沒有經歷過大三合院時代的後輩而言這是最好的體會了。

 

萬人丁

賽典赤

 

追唸我先祖六百年前在泉州府陳埭鎮建起祠堂(據說養牛出身的三世祖打擂台得勝後拆下擂台蓋起來的),歷經倭禍與屢次政治動亂,今天還能留存下來成為古蹟與國家重點文物,是多麼不容易的事。今天要喚醒在台灣要幾千宗親心中血脈的嚮往、要所有人經濟上都過的去、還要放下心頭的意氣之爭實在太難了,光我曾祖這一系就困難重重了 , 更黃論上溯二百多年的開台祖了,這塔的肇建只能算拋磚引玉吧?整理的宗譜是那株家傳基因的小苗嗎?以往在福建有「陳埭萬人丁」之稱,我盼著真的有那一天也可以「台西萬人丁」。

文章標籤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些人身上的刺青 說著那個時代的悲劇 猶如把昨天荒謬的油墨頭條 印在生命裡

 

紋身饅頭

蠻頭

 

   傳說中「饅頭」原名「蠻頭」發明的人是諸葛亮(又是一個行業攀個名人當祖師爺的故事)。諸葛先生七擒孟獲平定南蠻的作戰過程中,大軍將渡過大河,但是水勢洶湧無法渡過去,當地習俗需要以人頭祭河神才會平息風浪,所以要斬殺蠻人的頭臚,這時大仁大義、半神半人的諸葛先生不忍殘殺,於是以麵粉揉水做成人頭模樣的「蠻頭」去誑騙”河伯”,終於保全了蠻人的性命大軍也順利推進。(一個文明的漢人又拯救蠻夷,移風易俗的偉大作為,有幾分吳鳳教化原住民的味道,只差沒有殺身成仁了!)。後來因為諧音改「蠻頭」為「饅頭」比較文明一點。而我的第一顆「蠻頭」也有一些故事------

 

反共義士

 

   民國六O年代初期村子裡來了兩個據說是「反共義士」的人,在池塘邊的大房那裡租了一間屋子做機器饅頭,每次經過時都會聞到一股與眾不同的麵團氣味,那非常不同於尋常三合院前土糞(堆肥)的騷臭的。每天的特定時刻蒸氣會從窗口飄散出來;那是饅頭熟成的香氣,還帶著黑糖甜甜的、黏絲絲的分子,從鼻孔鑽進胃裡,讓胃蕾勾引出口水。

 

機器饅頭

 

那兩個人一胖、一瘦,夏天穿著汗衫的背上看的出刺著些殺朱拔毛、”反共抗俄 之類的字樣。高胖的頂上斗大的光頭、脖子上一條毛巾,腳踏車貨架上載著口約三尺寬木箱子,白色的箱身噴上機器饅頭的字樣。跟現在相反;人力充盛年代的人認為機器的比人工的好,所以有些賣點。裝饅頭的木箱靠棉被來保溫,尤其在冬天一掀開來被子;白褐雙色相間的大塊頭(那顏色很像一種叫豬耳朵的老式餅乾)胖嘟嘟、赤條條的擠在一起,像一堆小孩嫩嫩的屁股一樣,光看著就想咬上一口。那時沒有人用塑膠袋只用報紙包,常常光澤乾淨的饅頭皮上翻印著報紙油墨的字樣。在兩岸存在著對抗氛圍的年代,報紙的頭條都是些反攻必勝,建國必成”的口號,就這麼硬生生、不協調的反拓在我珍愛的饅頭上。小孩嘛!他抗他的「俄」;我抗我的「餓」!。

 

從聲音開始、濁重的北地腔調 :「饅頭 ! 好吃的機器饅頭 - - - -」,這聲音傳的老遠、老遠

 

 

   一大清早跟公雞比賽似的   只為了一個大頭幣

 

   天寒地凍的 便把你從故鄉炕一樣溫暖的

 

   蒸氣的被窩理拎出來出賣

 

   真有些對你不住

 

   好歹用一片昨天的報紙為你裹起赤條條的身子

 

     *         *       *

文章標籤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叔公仔

 

 

 

   星期六晚上九點多三井和金城文棟等四、五個十來歲的男孩,在沒有路燈的池塘邊上偷偷放上三、四根田青釣竿、趁著沒有路燈和夠黑的夜雖然在路邊上偶然有一兩個人經過卻也沒有人發現。雖然看不到浮標但是每隔三兩分鐘跑上去拉一次,總也能釣到一兩條南洋獃、甚至是鰻魚。這魚的滋味想必是攙入許多摸黑的驚動心魄所以特別好吃,一點油加些鹽巴胡亂煎來就是特別,比平日裡桌上的鹹魚脯鮮美不知道多少倍。不過心裡上總還不太服氣,聽說大棵春爬到岸邊榕樹上,用米糠誘魚,放下的那條牛筋線拉起一條十幾斤的草魚,一個失了注意手忙腳亂還掉到窟裡。

 

 

 

   在池塘邊上三邊豬圈的豬圈改的磚房裡,爬上老木梯躺在天棚的男孩胡天漫地的亂吹起牛來,湊錢買來的鱷魚蚊香折成三四段四下點起來,曦微的光線中燻煙瀰漫讓人頭腦也膨脹了,尤其是鬼故事簡直就是現場更有氣氛了。

 

 

 

   :「恁感知為甚覓,大人攏無愛囝囡去窟內沫水?」

 

   :「對阿,頂回我去油車埔釣魚,堵好予阮阿爸牽牛經過看到,伊擱攑藤條要

 

     打我,好加在我走比伊卡緊」

 

   :「聽阮阿嬤講是因為五叔公仔的代誌,阿祖開始禁止厝內所有的人攏未使

 

     去窟邊沫水」

 

   :「五叔公出啥覓代誌?」

 

   :「金久金久以前,五叔公六、七歲的時陣,查某阿祖叫伊去找查甫阿祖返來,

 

     五叔公無願意去,乎查某阿祖拿火柴袂家槓,五叔公一直哭一直哭走出去,

 

文章標籤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