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提醒
本部落格部分圖片引用自網路 全為藝文交流 未使用於任何商業牟利 所有者如不同意 可通知或自行移除

僅以此文獻給有女初長成的浩正兄

 

鞭炮聲起;男方來了輛大禮車,老大換上禮服打扮起來成熟的完全沒有昔日的模樣。祭過祖先戴完戒指後拜別父母時,.......

 

三個便當的故事

 

   一直到我「正式加入生產行列」,才得稍稍對這五個孩子作一點補償。暑假時工廠剛好也放一個星期的年度盤點或歲修,我可以好好的陪陪她們,第一次我們一起搭火車北上。已出嫁的小姑姑約好了在板橋等候著;我們講好了一起帶孩子們去他們生平的一次的麥當勞。火車誤點;孩子餓得又快,剛到新竹時我看孩子對賣便當的投以渴望的眼光,加上一車廂的飯菜香,熬不過掙扎實在不忍心發育中的小孩再挨餓,於是叔姪六個人買了三個便當輪流吃,你挖兩下飯咬一口排骨、我吃一下酸菜咬一口滷蛋、他啃雞腿加醬蘿蔔、 、 、 、三個飯盒在六雙手間輪了兩圈還有剩的,我好感動於孩子的懂事。

車廂裡有些人投以異樣的或同情的眼光。或許都在想著:一個年輕的爸爸帶著五個孩子真的很不容易吧?  

   之後幾次我們去過木柵動物園、宜蘭東山河、北橫、台中二姑姑家、也一起去看過瓊斯盃籃球賽。

   我幾乎每個月都會回家一趟,每回我回家孩子總會撐的很晚才去睡,我們都很享受這種依賴,兩個小的還會在椅子上睡著然後我再把孩子抱上樓去。也常常一起烤肉、崆窯,圍著一起吃喝,忙起來一家子喧鬧。就這樣歲月讓孩子們一年大過一年而我竟不自知。

 

長大了

 

   慢慢的孩子上了國中、高中,有自己的節奏和朋友也開始了偶像崇拜。小虎隊、籃球運動員進入了他們的世界,一個個半獨立有自己的主見了。而台北的我也有兩個頑皮蛋來到家裡,老大、老四大學在台北唸書,起初每個星期還會往我這裡跑,慢慢的也有了自己的世界飛出去尋找自己的天空了,只有三大節才比較能聚在一起,但隨之而來的教育費用也讓家裡益發沉重,每年兩次的註冊費壓的好像千斤重擔。但孩子乖巧也不浪費辦了教育貸款,還都去打工自理一部份生活費。街坊鄰居也都稱道好家教,從沒有行為管教的困擾,讓大人們任勞任怨甘心不悔,這些年下來五個孩子終於都大學畢業了。

 

出嫁

 

   這一天終究還是會到來!。這「嫁」字正是一個女孩離開原來成長的家。

 

鞭炮聲起;男方來了輛大禮車,老大換上禮服打扮起來成熟的完全沒有昔日的模樣。祭過祖先戴完戒指後拜別父母時,大哥、大嫂和媽媽忍不住的眼淚也催動我感覺上還像是昨日的回憶。如今;有另一個男子將接手照顧妳了,人生的旅程上,妳將到另一個家庭扮演另外一種角色。於是禮車上的妳伸出那雙戴上純白手套的小時後攀在我頸子的手,從禮車上丟下一把扇子;以示作別了這個家。

禮車上那兩支甘蔗上綁著一塊豬肉,正像是父母心頭上缺了的一塊肉,追上去割了下來,捂著隱隱作痛的心頭。

車子開了出去,慢慢走出我的看顧。這樣的痛還要痛上好幾回啊!


文章標籤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頭一塊肉 >>      僅以此文最後一段     獻給有女初長成的浩正兄

:<這一天終究還是會到來!。這「嫁」字正是一個女孩離開原來成長的家>------------

 

 

                                    

 

心頭一塊肉

                                                           97.10

   孩子剛生下來的時候父母是嬰兒的全部;孩子是父母心心念念的所繫,所謂的生命共同體於焉成形,這種天性甚至會淩駕夫妻的親暱關係,這是完全互相依存與信賴。縱使是離婚如此興盛的時代,斷絕父母與子女關係的少之又少。尤其是女兒往往更窩心的貼近著父母的心頭。

 

   年輕的時候姐妹嫁出去,歡天喜地的辦完喜事後,雖然還會略帶悵惘於家裡少了一個可以在很多年節一定共聚的對象,但隨著她們當了母親,開始他家當自家後心理上往日的依戀會慢轉化成一種自然獨立狀態,加「上為母則強」漸漸進化出一種不屬小女兒的強勢,於似乎我們(娘家)的關愛會漸漸往下一代灌注了。

 

掌上明珠

 

   大哥足足有四個女兒一個兒子每一個都在懷裡抱大的,吃我煮的料理跟我一起渡過許多美好假期的寶貝。記得老大出生的時後雖然長的不怎麼漂亮,可這是離他小姑姑十五年後才從這條護龍第一個陳江堂號的孩子,即使是重男輕女的曾祖父也疼惜有加。經濟上並不寬裕的年代我見過大哥還買了水梨用小湯匙刮下來一點一滴的餵著一個瘦不拉嘰;沒甚麼頭髮的女囡仔。那時我高中開始住宿每週才回家一趟,一進門顧不得規矩一定先搶進房裡,抱走那個醜醜的美麗的娃娃,讓她坐在我的肩膀到處走上一趟。我的手就是她的雲霄飛車;是她活動的遊樂場,聽她高興尖叫是我鄉愁中很重很重的一部份。

 

以前的人稱這樣的女孩叫「掌上明珠」,雖然我們家境並不富裕家中並無明珠,但是如果有人拿明珠來跟我們換孩子萬萬是換不到的,前面院子裡阿遠他們家也有生了四個女孩,聽說他們願意讓人領養一二個,那是我想都沒法想像的。

 

娃娃車裡的小孩

 

   我高中畢業之前老二出生,長的白胖的娃娃抱起來很有厚實的滿足感,是典型所有的親長都會炫耀的嬰孩。那年的端午節突如其來的一陣雨;大家趕到曬穀埕搶救瓜子,一陣慌亂之下總算不至於半年的辛勞付流水。正當雨停雷熄之後亭仔腳一陣清涼之際忽然聽到一陣嬰兒哭聲,待進了房才發現原來在兩尺高娃娃車上的孩子臥趴在水泥地板上,兩雙手腳配合著有力的哭聲掙扎撕抓著,這時後她才三個月左右啊。二哥孩擔心的說:「要不要抱去給師公收驚一下」,我一看除了鼻子塌一些其它都好的很啊!這孩子一直到今天就是鼻子呼吸有些問題不曉得是不是那次意外給摔的。

這孩子後來最歹命了,農忙時節阿嬤、媽媽下田去、爸爸看店、姑姑上班去了,家裡只有年近七十幾歲歲的阿祖(曾祖母)在還要料理一家三餐,房裡還有個姐姐,她又正值好動期抓到甚麼都往嘴裡塞,沒辦法只好把孩子圈在柵欄式的手推車裡拿條廉價蔴花給她,然後推到樹下去任她半天這樣過去。隨著太陽西移好幾次這孩子曝曬在六月火燒埔驕陽之下,不知哭了幾回又睡著了淚漬留在髒髒的臉上,車上有蒼蠅、螞蟻和便溺,聽到我的摩托車聲眼也不睜開,只是無意識的隨便哭兩聲,又把剩下的蔴花往嘴裡塞。

 

   剛從田裡載回來一大袋黏糊糊剛採收瓜子的我,趕緊抱起孩子顧不得水冷就著水龍頭乾淨這個一歲多孩子,再把黏搭搭的自己和推車也沖洗一下。醒過來的孩子害怕再把她放回娃娃車,抱著我的腿再也不肯放手。

 

童養媳般的孩子

 

老三也是個女孩;盼著男孩的全家人已經有一些沒氣力了,懷孕期間大嫂太過操勞加上營養可能也不夠好老三長的細細瘦瘦的。像我們小時候一樣淨撿一些姐姐的衣服穿,大人給她一個綽號叫「草針仔」。這孩子從小乖巧聽話也不愛哭。很是憨厚古意而勤勞,有甚麼事總搶著做。

老三深為皮膚過敏所苦,一個不小心吃到芒果或蝦子皮膚上就會起一顆顆的疹子,怎麼樣也不看不好,但是她只是難受到流淚從不哭出聲來,讓人心急若焚的心疼卻又幫不上忙。不知道的人可能會說大人偏心,或是收養來的童養媳給虐待的。一直到她小四的時候暑假期間胃口大開長的讓我們光彩一些,過敏的體質漸漸不再發生,功課也慢慢開竅了。

前面院子已經盲眼的老婆婆替很多人取過名字,但她老人家的字彙裡就是「美麗」、「秀玲」、「秀美」,等幾個,如果按以前的想法,搞不好還會取個「招弟」甚麼的,為了免於這孩子名字太過復古迎合市場化,上成功嶺前的幾個小時;我和二哥合力的在半個小時內幫她起了個有個字的名字,

文章標籤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肩膀

 

妳在找一個肩膀 延伸像海一樣的廣闊

 

可以在妳失意的時候 變成一只鐵盒

 

為妳的傷心上鎖

 

讓妳氾潮的眼眶 眼淚得到收留

 

*     *     *

 

妳在找一個肩膀 堅毅如綿延的山丘

 

可以在雨天的時候 用一懷抱的寬厚

 

為妳打一傘的溫柔

 

讓妳的臉依偎 並輕輕的廝磨

 

*     *     *

 

我想告訴妳   我有一雙肩膀

 

一邊是海的溫柔   一邊像山的寬厚

 

可以收容淚流  可以纏綿的廝磨

 


文章標籤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今昔NBA球員概略比較(禁區篇)魔獸  

 

     很年輕球迷都說現在籃球員比九零年代更難守(體能速度)所以今天的球員比舊時更厲害有一部分我同意但禁區球員尤其中鋒這個環節卻真的今不如舊遠遠的不如舊現代禁區除了TD(他算今天還是舊時呢)沒有一個攻守均衡的真的不要拿大俠客和大俠客的偶像歐拉朱萬來相比了這樣是侮辱誰呢

KD    LBJ    

   今天的1-3(控衛-小前鋒)號球員體能素質真的比以往好LBJKD就是最好的代表速度彈性體能都超讚的尤其難得的是投籃命中率和心態成熟度(其他一打在命中率在45%上下匍匐爬行又長時間自私持球卻傳不出助攻的就算了)加上全能到可以從一號打到四號的確是全能球員的極佳詮釋。如果你指這兩人,我可以相當程度同意,可還要通過魔術強生、大鳥柏德、喬丹、皮朋的比較來驗證。

魔術  

安森尼   哈登  

科比  魏斯布魯克   

   可是如果我們載往禁區一探,這個立論很明顯是不成立的魔獸(DW)號稱聯盟第一中鋒可你看他的得分手段簡直就是拙劣二字可以形容加上罰球命中率簡直就更慘不忍睹了其他加索兄弟算是技巧很細膩的可是如果比前個世代,也就是狄瓦茲(國王),雷克史密斯(溜馬)那個水平怎麼也排不進前四大(七彩迷蹤歐拉朱萬、大俠客、海軍上將羅賓森大猩猩尤恩),更遑論那時禁區除了上述六位之外還有沙波尼斯(後來的拓荒者)阿羅佐莫寧(熱火)等中鋒

  中鋒對決  我要過你囉  我要過你囉

        中鋒聖戰

 

   那個時代大前鋒也是如狼似虎的,野獸坎普(超音速)、惡漢巴克利、郵差卡爾瑪龍、、、、,這些禁區的人物的數字都是天天互相競爭搏殺,互相抵銷防守的,所以如果你說今天的禁區球員數字不如昔日球員,是因為今天互相競爭者的體能、高度太難突破所以落後的話實在無法叫人信服,相反的昔日的禁區人物更高(史密斯、沙波尼斯、狄瓦茲、羅賓森、),更快(歐拉朱萬、羅賓森、野獸坎普、郵差卡爾瑪龍),技巧更細膩(歐拉朱萬、羅賓森、惡漢巴克利、、),更具霸氣(郵差卡爾瑪龍、俠客、野獸坎普、巴克利),更兇狠(郵差卡爾瑪龍、俠客、野獸坎普、)甚至陰險(郵差卡爾瑪龍、壞孩子連比爾),外線中距離更準(除了俠客;但還是比魔獸、迪亞哥喬丹更寬廣)、、、,試想還有理由說今天禁區比以前的禁區更險惡嗎,還有理由拿這些中鋒比以前中鋒嗎?

歐拉  卡爾瑪龍  

             歐拉朱萬有多夢幻 卡爾馬龍有多野獸

俠客  羅賓森  

                                                   看這張照片羅賓森有多高

 

   看看美國這些年代表隊的禁區高度和得分能力就知道了,我這些文字中全沒有提到攻守數字,真要拿出來我想除了籃板以外平均都要打個八折差不多吧?更何況數字的背後是油漆區互相肉搏得來的,更強的禁區競爭理應數字下降才對,可事實正好相反,現在鬆散的禁區球員數字反而不如以往的老人家。如果細看攻守技巧,就更是不堪啊。

 

   我想現代籃球更富娛樂與明星塑造,好把英雄主義和商業利益掛在一起是一大因素吧,所以小後衛滿場跑,表演高難度動作(然後忘了命中率),相當程度主導了球賽,也讓今天低素質的禁區更沒有比重吧!


文章標籤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端午悼友

 

 

年年與魚龍競渡

 

在萬顷碧波中搶采

 

這麼多年了 難道你還不知道勝負是何滋味

 

 

倔強的人锕 水晶宮是否太冷

 

逐浪的健兒 陰陽海是否太闊

 

 

可惦計   企望的母親

 

眼眶 又漲潮了

 

 

         1988 端午


文章標籤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nco 騰格爾

 

 

等了四十年的蒙古牧歌

 

那灣刀 馬背 氣吞歐亞大陸所有的山河

 

是八百年前傳來鐵木真的嘶吼

 

完全不像這南島的溫柔

 

*     *     *

 

看妳掌紅了的雙手 我想問妳渴不渴

 

:「NA YA NA YA NA NA YO」

 

妳只看到那個散著馬鬃一樣長髮的歌者

 

並和大家一起高喊著

 

安可 騰格爾     安可 騰格爾

 

*     *     *

 

妳坐在傘的那頭 我在這頭落了座

 

不讓任何人從我們中間穿過

 

我們的肩頭 第一次輕輕的靠著

文章標籤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拓印

 記憶是純白的宣紙

只是沒有了可以拓印的故鄉

舊情是素織的絲緞

只是沒有了可以臨摹的老友

更何況今日

記憶有太多的雜蕪 舊情攙入了厚重的懊悔

 

#   #   #

 

薪資拷貝;然後取走了故鄉與舊情的原稿

任由副本一次比一次失真的在光與暗的交換走動中掃瞄

最終 完全模糊了

 

模糊了也好    模糊了也好    我可以重新作畫

重新照自己思念的樣子起草 勾勒 繪描  

#       #         #

 

只是中年已改用纖軟些的羊毫

吸不了過於飛揚跋扈狼毫的瀟灑風流

遂遺漏了幾滴 泫染成身後顆殘星

 

及下筆 卻是煙墨雕我太過濃滯的耽溺

走不動的尤其是     現下薄涼的存在

 


文章標籤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條魚

 

蠹魚   蠹魚

布衣未登朱門誰識得,年年還望金科

懸樑刺股荊窗枕書眠,金屋如玉夢久

皓首窮經朗朗啃蝕聖賢春秋:

 

蠹魚啊蠹魚 ; 沒有墨香的冊   不要求

 

 

鯉魚   鯉魚

盼不到成雙合壁,誰為伊消瘦獨守

闖疆場伴君如虎,悔叫夫婿覓封侯

閨幃中日日以熾熱的相思烹我:

 

鯉魚啊鯉魚 ; 沒有使君的尺素   不強留

 

 

木魚  木魚

定是我頑愚勝過石猴,緣覺的福慧淺薄

每次仰望慈悲的法相,都換來聲聞扣頭

在佛號喚醒的空性中,安住不走:

 

木魚啊木魚 ; 沒有蓮花的水   不可遊

 

 

鹹魚     鹹魚

等不到翻身日,求不得相濡沫

醃漬久 ,不如歸去深病的鄉愁

斯人新來懶上樓 京華伊倦客

文章標籤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84那一年的運動史最重大的事件(2)

 

大衛史騰 + 麥可喬丹+耐吉 

大衛未命名 史騰images

當時的NBA靠著五年級生<<湖人>>的”魔術”強生Magic Johnson和<<塞爾帝克>>的”大鳥”Larry Bird的對抗話題,加上第一代飛人”Doctor J”和”天勾”賈霸Kareem Abdul-Jabbar漸漸有了些起色,這時大衛史騰接任聯盟總裁了。

 

這一年的選秀會上他宣佈了狀元籤是<<休士頓火箭>>選上了來自菲洲奈及利亞的哈金阿布都拉歐拉朱萬Hakeem Abdul Olajuwon,這是第一次美國以外的狀元,似乎開始預告美國職業運動國際化開始了。而更令後來史騰和阿啦

1984年史騰就任第一次主持選秀狀元歐拉朱萬

三十年震撼甚至劇烈改變運動史的是:第三順位被<<芝加哥公牛>>選走的麥可喬丹Micle Jordan。

 nike

當時運動最偉大的盛會是奧運,愛迪達是運動用品霸主,我曾看過一則全版廣告,畫面是跑道上一雙穿著該品牌釘鞋的腳,下面醒目的寫著:70%以上的奧運運動員都穿愛迪達adidas。

 

最大的競爭者也是系出同一血緣的puma(兩品牌原創者是同一家族親兄弟)除了足球以外全都不是愛的達的對手。

 

歐系品牌至尊無上趾高氣昂的愛迪達跟本不太重視籃球,至於麥可喬丹Micle Jordan------根本就不在簽約代言的選項當中。

 

這時有個剛進入市場的品牌,妄想用一把簾刀一樣的勾勾去挑戰最偉大的三條槓,它就是NIKE。它只能選麥可喬丹Micle Jordan。沒想到這個組合徹底給運動界造成一股天翻地覆的狂潮,迄今;三十年了。

 jordan

史騰的商業頭腦套用洛杉磯奧運模式並將運動與商品發揮到淋漓盡致,當然;橫空出世的麥可喬丹Micle Jordan穿著NIKE滯留在空中挺腰扣籃的鏡頭,不斷的重播,並把這個影像直接印在鞋上,讓人幻想:穿上了它就可以騰飛扣籃的意像,(你知道全世界有多少人打籃球終其一生都在追球這一刻?甚至溜進小學籃球場去扣壞小一號籃框猶不可得嗎?)。 

就這樣;拉抬了NBA、史騰、NIKE和Jordan。後來全美的職業運動、全世界的運動聯盟就這麼套用再套用。 

 

歲月催人老 

 

        剛剛我看到一則新聞,史騰任總裁前後三十年後,昨天主持最後一屆選秀,宣佈了三十名新秀之後,和新任總裁握完手轉身要下台;新任總裁搶過來握住他的手(NBA每年都由總裁主持選秀宣讀30名新秀,所以史騰任內總共宣讀了900名),這時;一個特別的神秘嘉賓穿著三十年前那套西裝從後台走了出來,那個高大靈活給全世界最華麗迷幻腳法的籃球運動員、也是史騰第一個欽點的狀元、、、歐拉朱萬Hakeem Abdul Olajuwon出現了。

 

史騰宣讀完他任內最後一個新秀之後;擁抱了他的第一個新秀。歲月悠悠三十年就這麼如影片快轉一百、一千、一萬、、、倍速,史騰卸任了。 

NBA+史騰+喬丹+NIKE就這麼風捲殘雲一樣掃過運動歷史三十年。 

 

美夢畢竟是美夢 

 美夢

文章標籤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1984那一年的運動史最重大的事件

                  2013-06-28    鐵丁三龍

最偉大的盛會洛杉磯奧運

 

1984年運動紀事上最中要的盛會毫無疑問的是洛杉磯奧運,依照傳統;盛會裡最受矚目的項目仍然是田徑,田徑場上依照傳統;最關心的照樣指向誰是世界上跑的最快的男人,當然;直線跑道上王者是蘊釀已久無法參家前一屆奧運(美國領導西方陣營抵制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中華台北;當然;聽美國的!)的短跑天王卡爾路易士Carl Lwis卡爾路易士

無論游泳池畔的信天翁葛羅斯(西德)張開他七尺以上的巨翅有多麼偉大、沙玻Szabo Ecatina(羅馬泥亞)體操場五面金牌多麼優美(雖然被美國作掉一面金牌,ㄠ給自家的瑪麗雷頓Retton Mrry)總也無法比過黑色閃電在跑道上的衝刺。

一百9.99秒、二百19.80秒、四百接力37.83秒、加上無敵的沙坑跳遠8.54m,四面金牌雖然成色受到質疑(蘇聯領導共產國家回敬美國也抵制了本屆奧運,有許多共產國家運動員未參加),但這只是酸葡萄心理作祟,因為卡爾路易士當年在這四個項目根本就無敵很久了,加上美國不斷把他和1936年慕尼黑奧運的傑西歐文斯Jese Owens(黑人短跑跳遠運動員,和路易士一樣項目的四面金牌,但遭到當時地主國有種族優越主義的希特勒拒頒金牌給他 )相提並論,卡爾先生的傳奇色彩更無以倫比了。

喬丹和史騰thY6OHX1L2

卡爾路易士的耀眼光芒,讓人們無從察覺運動史上最大的變革已經悄悄的無聲的進化了,過去體能運動天才窮其一生最大的追求也正在演進質變。因為同時有個在路易士的光芒下簡直就沒人知曉美國籃球隊員,在這之後推動這股狂潮,他的名字叫作麥可喬丹Micle Jordan。

 

職業乎?業餘乎?

 

為了對抗蘇聯集團根本就是職業當業餘的幌子(共產國家的運動員雖然有著非職業運動員的身份像是士兵、造船工人、警察等各種身份,但其實就是國家出資養的職業運動員),美國開始運作讓職業運動員進入奧運。美國開始運作平反過去因業餘資格被追回奧運金牌的運動員(有人拿了奧運金牌事後被查出奧運前曾收受19美元酬勞而被追回金牌)。這些努力在1988年終於讓職業運動員堂而皇之的進軍奧運。

 

1984之前的奧運全都虧錢(1976年加拿大蒙特婁虧最多),全都由市主辦國政府出錢打腫臉充胖子,但這次不一樣;美國人讓30家企業出資(當然也盡一切可能配合廣告)。讓觀眾付費、讓ABC電視台以2.5億美元承攬轉播權再向全世界收費。就這樣;奧運會從賠錢貨變成金雞母。

這大大鼓舞了全世界的職業運動運作模式,運動和企業廣告聯手了,運動員完全成為一種商品。  --------   待續  -----


文章標籤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