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提醒
本部落格部分圖片引用自網路 全為藝文交流 未使用於任何商業牟利 所有者如不同意 可通知或自行移除

玻璃杯裡的甲虫 (金庸把一隻甲虫倒扣在玻璃杯裡)

在華人世界「金庸」已成顯學,勿庸再議,我家就有一個十四歲的金迷繼承父志,而且「病況更甚」,他唸"金老師"比學校老師教的認真很多倍,不時還拿來作為作文的題材或對照歷史的範本,真的有些「走火入魔」本末倒置了。

 

有幸曾參加金先生(正確說應該是查先生)在中國時報的座談會,很多人問些奇怪的問題,這些人都是金學稱得上博士級的專家,文字的馳騁想像與渲染出來的意相,有時連作者都難望項背,「金大俠」屢屢苦笑(應該也很得意)他透過文字所散發出來的影響,無怪乎當真望重江湖、誰與爭鋒。

 

很多人都在問金庸最喜歡自己筆下的哪個英雄?誰的武功最高?誰是他最愛的女主角?但不管金庸如何想,每個讀者都用自己的想像去形塑解釋英雄的典型,這正是文字組合後可以上天入地的魅力,而我;最愛的是<<天龍八部>>裡的喬()峰。

      

蕭峰的前半段是最完美的武俠典型,不知哪來的孤兒,跟著天下第一幫丐幫幫主習得過人的武藝。他俠名遠播號稱「北喬峰」,豪爽而粗獷的快意江湖,一直到繼承幫位的過程中才逐漸陷入武力之外的人心爭鬥,在謀略的算計中(連他的父親蕭遠山都不斷的利用他、陷害他來報仇),一世豪俠卻顯的如此毫無抗拒之力。在理學當道的宋朝;國家積弱外患頻仍的時代,原是一度成為草莽抗遼的領袖,嚇然發現自己竟是漢人養大的契丹(遼)人,荒謬與矛盾的認同錯亂折磨之下,逃往塞外又意外結識金國領袖完顏,並成了遼國的南院大王,就在金、遼、宋的相互征伐衝突中手足無措,一身的氣概豪勇,在大環境多方傾軋中,就像是隻闖進巨型複雜齒輪組中的螞蟻,註定要血肉以祭。

 

在這種悲劇無可避免的演化中,他在衝突中進化出最大包容的心胸巨足跨越種族的仇恨鴻溝 , 孤高而愴涼。英雄有些個片斷又讓人沉醉;與段譽鬥酒結拜磊落豪氣、聚賢莊戰群雄悲憤雄壯、與阿珠天人永隔溫婉柔情的塞外約定- - - - -,讀者如我的沉醉來自惶惶不安;惶惶不安於幸福酣暢隨時要被奪走的恐懼吧!(金庸何其忍心、我們何其忍心於這樣預知的淒慘)。這角色這般曲折,超越希臘神話的悲劇英雄(像普洛米修斯)。 

 

論武功走江湖;蕭峰是就像昆虫界的霸王甲虫,,無可匹敵,但是當甲虫被禮教、種族的束縛之下,就像被透明的玻璃杯反扣起來,無論有多大的氣力,也無從脫逃,而且越是掙扎氧氣越快消耗,一點、一點,甲虫終於昏蹶至死。蕭峰的故事本就是失速脫軌的慧星瞬間光華耀眼,但不斷燃燒能量後,終歸被歷史的的黑洞所吞沒。(吃人的禮教與蠻夷之分的黑洞),所以身殉宋遼陣前 , 讓雙方退兵挽救生靈於塗炭。

 

    這國家是誰的國家?這江湖是誰的江湖?這門派是誰的門派?這喬峰是阿珠的喬峰!這蕭峰是所有金迷的蕭峰。就像是被命運釘在玻璃櫃的甲虫標本,以生前的最後英姿,,留下英雄的傲骨嶙峋和憐憫蒼生的悲願。

 

  殘酷的金庸啊 ,還我的蕭峰來

 


文章標籤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官兵.強盜.神棍與天子 鼻蔣毛

                                                 成王敗寇蔣毛鬥 

 

小時候在學校都玩過官兵捉強盜,而當官兵的多是些公教人家的孩子;國中校長的兒子當班長、管理組長的小孩當副班長,還有警察的小孩也算一個咖,這些職位不用選,一直「吳()三連」加「于右()任」、連、連、連、連、連任到畢業,因此就理所當然的成了官兵系統。我是強盜頭子,帶著一大群蝦兵蟹將與官兵捉迷藏,可我這赤腳強盜幹的囂張,見了官兵不閃不避悠哉的很。真搞不懂為甚麼要這樣子分,二年級時有一天下午實在氣不過;約了官兵班長、副班長私鬥,只是這班長實在太迂,一觸即發之際還說了一大篇有為的青年和反攻大陸的長篇大論文,讓我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反應,這場架最後還是沒打成。

 

騎馬進京城劉邦  朱元璋  

 

歷史上幹強盜幹到入主京成而且開創朝代的首推劉邦、朱元璋和毛澤東,其它像唐朝的黃巢、明末的李自成,雖是流寇騎馬進京城,但是後來並沒有系統的朝代延續下來,所不在此列。至於以世族諸侯(西伯侯文王、武王、秦贏政)將相(趙匡胤、司馬昭)、外族入侵(元蒙、滿清)都不算匪賊出身,算不上平民帝王。劉邦是流氓地痞、朱元璋是乞丐和尚,毛澤東也無權勢相輔,這三人出身低微卻不妄自菲薄,見過帝王陣仗就能大起 

:「大丈夫當如是也」、「彼可取而代之」、「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 - - -」之心。

 

投賤命以搏天下,終能在歷史上佔據幾十、幾百年的地頭。這三人更有一種慣竊偷盜後的被迫害妄想症,以為全天下的人都跟他一樣隨時會搶他的江山,所以流竄逃亡之際、南征北討逐漸壯大時,功名成就前後對於任何有威脅的人物,不管敵人還是同志,下狠手絕不會遲疑,劉邦的韓信、英布、彭越;朱元璋對常遇春、小明王;毛澤東對林彪、朱德都是如此。

題外話;劉、朱、毛這三個人物還有一個共通點,據說都有一些「懼內」,漢初的呂后干政;外戚聲勢滔天,導致劉氏宗親會發起所謂的 

「非劉氏稱王而天下共擊之」 

內亂紛擾多年。毛澤東晚期的江青「文化大革命」與「四人幫 」,也讓中國付出相當代價。倒是朱元璋時的馬皇后,孝慈母儀,相當程度對朱元璋的殘暴發揮了溫婉調和的角色。

 

神功護體神功護體  義刀   

 

其它還有很多成氣候但還不及前述三人成就的,但也算是轟轟烈烈的給歷史留下驚嘆號的好漢,他們或是天師附身、或是神功護體,借神威闖江湖一路壯大。漢朝的張道陵的五斗米教(交五斗米就可以入教);鉅鹿人張角的黃巾賊、或自稱彌勒佛轉世(白蓮教)、或王母眷顧 (清末義和拳)。這些每一個都是吸納苦難窮人、農民,惑以神靈、誘以物資食糧。表面上奉天承運;實際上裹脅表裡,所食所衣盡是人民血肉(五斗米教比較溫和些)。特別值得一提的義和團,這些本是山東饑民匯流的拳匪,因為當地官方修理又流入河北,卻被河北官方吸納拿來玩「扶清滅洋」的兩手策略,最終玩掉大片的主權並賠款四萬萬五千萬兩銀子(早知如此拿這些銀子去打造盔甲;說不定真可以刀槍不入,打敗洋鎗洋砲?)。這個過程裡由民變賊,賊變成神,然後被狠狠的打回原形,官方一會兒追勦、一會兒吹捧、然後再把所有的罪過推給他們,讓人無法適應這樣的劇烈轉換的角色。

打鬼  處絕  

 

神棍與天子       

 

事實上不只是上述諸人,其他很多人「起義」奪權的過程中都愛跟神話搭一座橋,好讓自己順利過渡成”天子”。秦末陳勝、吳廣決定造反時就曾把一些字塞進魚肚子,讓群眾相信陳大哥是天命所託。劉邦不也傳說以赤帝之子斬白蟒起義,順天承運聚眾反秦。宋高宗趙構「泥馬渡康王」渡江不也一樣,凡此都是誑騙愚夫愚婦。

太平天國的洪秀全;一個四次考不上舉人的落拓秀才,搖身一變為天父的兒子(自稱耶蘇的兄弟),人間稱天王(又是萬歲),餘者九千歲、八千歲、七千歲一直到四千歲石達開(封翼王),每一個都是耶蘇的兄弟、上帝的私生子。更絕的是九千歲李秀成與萬歲內鬥時常常會來上一段”上帝附身”的戲碼,叫洪秀全跪在地上罵到萬歲狗血淋頭,更有一次把萬歲爺打上四十大板 (反正大家都在裝神弄鬼,就看誰的牌子大吧!) ,雙方結下樑子後互相攻殺(耶家兄弟、父子殺來殺去),導致太平天國滅亡。

洪秀全  天父

 

 

 

東晉孫恩兵敗

 

文章標籤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感冒藥v.s機器戰警戰警 

我屬虎....我兒子屬豬,,十三年前過年時,這對父子絕配,有一次"奇遇"...

 

那年的農曆年我是帶著重感冒返鄉的。

 

滿滿想望的歸鄉路

 

每一年我總在前一天就把各式各樣的行李上好車甚至到裝不下時我會把行李分類打包綁在車頂架上,孩子的小腳踏車站立在車頂上挺立的好比他就騎在上面快踩著風火輪跟爸爸的四輪傳動車競速一樣;好像看誰先回到鄉下就這樣宣告我一年的豐收和滿滿的想向著家鄉雲林前進;並昭告全世我們已經這樣久沒回家了- - - - - - -

為了避開車潮 我一家人習慣於凌晨五點出發 從林口上交流靠著興奮的心情支我一點睡意也沒有。

滿滿車流的高速公年年此時都飽滿著愉悅的氛流洩著冷冷的空氣和暖暖的溫馨。穿著新衣的兩個孩經過一個小時的喧鬧又用最快樂放肆的姿態沉沉的睡去。

 

奔向幸福的感覺

 

車過新竹天色微寒涼與興奮都到最高如果我在空中鳥瞰南下的各條要我想每輛車一定都像我一樣;拖曳著一條像慧星或卡片裡聖誕老公公雪橇後面灑出星星亮片那樣的心情。

有幾次我會捨不的開的太太快結束這種期待又奔向幸福的感那是不同於沉浸其中的,就像換好裝要泡溫只伸進去一隻腳那股暖意急速爬升上伴隨著雞皮疙瘩灑遍全身直衝腦門。

從照後鏡看過去孩子的模樣,我會心的笑意牽引出咳嗽衝動 但被我硬生生壓下生怕驚動這所有的幸福與孩子恬靜的酣眠,好像自己要把濾過性病毒吞下,關在我胸腹之間,不要出來搞破壞這些和諧之美。

 

中途站

 

車過苗栗之孩子通常會醒來吵演出另一種圓滿的爭通常我們會在中區找個小鎮下來嚐嚐特色小吃:清水的筒仔米糕沙鹿的肉圓鹿港的雪花糕大甲的酥餅都曾來補強我們的思鄉情緒。有一年堵的厲還用溪湖羊肉爐當早餐

更可以去西螺拜訪大順便去全台最大的果菜市論箱論簍的水果和青菜,以滿足年節期間的食指浩繁。果菜把車頂的行李架堆擠到快溢滿出來像極了鄉下人的牛車那樣:收成後招搖的回家。然後循著孩子阿嬤盼望的眼心滿意足的駛向幸福的匯集站。 

年初;雖經過到處拜拜祈福但濾過性病毒還是破閘而我終於還是住被打敗了可是又礙於規矩不想大年初一開始就去醫院報到(大過年招惹瘟神會不得安寧一整年的)於是跨上機車隨便抓了五百元買藥耳尖又超愛撘機車的兒子追了出不分緣由推開我的腿站了上來,揮著手就叫道:「出發--------

    

大丁載著小丁來到了丁丁藥局,大丁跟藥師討論症談妥了藥品時 小丁正在玩具堆玩起來等挑好了要總共是兩百五十元的藥叫道 :小子走啦!這時小丁先生抱著一個機器戰警走過興奮的說 : 「拔拔你看:機器戰警會說話耶!」,說完馬上按下一個按鍵並發出一句機械發音:drop   your   weapons!」,接著一陣亂槍掃射的聲音 - - - - -

於是大丁放棄了藥師建隨手買了一盒99塊錢的膠囊和小丁與貼著特價399機器戰警回家,一路上大丁的咳嗽與小丁的驚呼聲不斷- - - - -

 

Drop your weapons 點滴

 

那天夜裡還是受不了轉劇的症乖乖去了醫插好點滴開車回家把車停在窗點滴就掛在車頂行李架;我躺在駕駛座上 (還是堅持不把藥帶進門),一面看著一屋子熱鬧一面等著點滴滴

沒多久;藥力發作起來我慢慢意識模糊,最後一絲清明記憶中;愰愰惚惚的只記得小丁先生跟妹妹把玩著新玩具吵成一

文章標籤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四條魚鬥魚 電影鬥魚劇照  

飛車仔的地盤鬥魚

 

法蘭西斯科波拉的電影 <<鬥魚>>一直從學生時期影響也提醒著我:人在團體中不要像魚缸中的鬥魚 

電影一開便透過黑白跳接的場景不斷的顯示小鎮的路許多角落都宣示著「飛車仔的地盤」,從此敘述著小鎮青年的粗暴、短淺、互鬥、脫序的種種行為只為了宣示這是誰的地飛車仔是個中最嚴重的一個;但是鬥毆之後的他常常跑到商店去看著水族箱裡的鬥若有所思終於有一次他失控深夜闖進店裡去抱出水族要把魚放流到河裡歇斯底里的飛車仔被懷恨報復的警察開鎗擊中之際 猶顛顛倒倒的抱著那口水族箱,執意要將鬥魚放出去;一如他一直嚮往離開這個小去看看大城市落杉機的樣子 

一直圈圍的、性命以搏宣示的勢力範圍(魚缸般的小鎮)竟是他終其一生要脫離的,這便是魚缸裡鬥魚的寫照

 

不知心恨誰水族箱  

 

        而這世界魚缸之外尚有江湖河海,鬥魚因為天性或因為侷促魚小小的魚所以見一個鬥一個究竟這樣的直覺反應你恨的是另一條魚 ?還是根本就是玻璃反射出來的自己!

 

如果把你我都放出到河裡、到海裡,也許終其一生都碰不到一起,根本不會為了地盤相更不會為一口飼料互相撕咬如果你站到魚缸外頭去看鬥魚 , 你才會驚覺他的行為有多可笑,目光短淺又咄咄逼;為一把過期的飼料便可以生死相搏 

生活裡有許多「小魚缸」「大魚生命裡有許多的「鬥」在「魚缸」裡橫行霸道,可是他永遠不知道海長的甚麼樣子,正如野獸用自己的體味排泄去告知這是我的地盤,但有誰真正統治了哪裡 ? 人類其實也很動物的不是

 

泥魚

 

洞庭湖冬季因為上游的水量少了湖面不斷縮有些個地方已經見底了;人們紛紛來個竭澤而幾乎所有的漁都被抓光了。但有一種叫泥魚會趁著最後一點機會將自己塗滿濕泥;含最後一口水鑽到泥巴裡挑戰整個乾旱。到了雨季來臨時水又進了洞庭湖,泥魚又可以活躍起來。 

以前在台灣田間的泥鰍也是這樣子求生的,逆境沉潛、遇雨重生,泥魚(泥鰍)比人還懂得哲理啊!

 

魚龍

      現代輕薄子很不相同,,傾家蕩產去一趟"Puma旗艦店"後到處打電話通知,,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這"火山孝子"是多麼露臉,,多麼壯烈。只是這粉金色的光芒需要傾家蕩產,偷矇拐騙逞兇鬥狠才能換來 

 puma旗艦店在台中

    <<後漢書>>寫門閥與骨相九品中正揉合成一種社會地位肯定的文化,李膺可謂個中最受期待的,,天下人總以登李家門檻視為"龍門"。無非就是想沾天下第一氣節名士的光,只是這光芒需要拿命來與當道爭鬥,富貴貧賤不移不屈才能成就的  。  看見了嗎,,有人尊崇"Puma旗艦店",有人想進李家大門,,品相大不相同,真正是<龍蛟龍鳳交鳳,瘟佝交當戇>   

黃河中的鯉魚會成群結隊的不斷試圖跳過龍門瀑布,龍壺口瀑布何等天鯉魚逆游談何容易 ? 傳說只要躍過瀑布便可化身為騰雲而去,故有形容「鯉魚躍龍門」是一步登天輝煌騰達  。古時科舉便是這道龍門吧 。

鰲龍   

我曾經看過一種圖一尾躍騰的魚龍上半身已經是龍首而下半身仍是鯉尾,我常:「此刻經歷千萬辛苦的魚將蛻未蛻之間,是痛用龍之眼回首自己的魚身是怎樣的心情? 切莫要如<< 儒林外史>>, "范進中舉" 那樣瘋了,失去心智的龍又比鯉高明多少!。

 

死神  鯊魚  

文章標籤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個老婆婆糖果罐           97.09

 

三個老婆婆比我阿媽還老,因為全村都是親僮,所以通通叫姆婆如果還在世上都超過一百多歲了,甚至還有裹著小腳的,但都比我家三合院的婆婆們知道變通,不是每天著灑掃與守著灶腳,而是用一點頭腦賺一點小錢,用好慢好慢的節奏,一角兩角的積累。

 

婆婆賣冰老剉經  

 

村口往北港的大馬路邊;地處村人住宅與農田的第一要道,以前有一口大池塘;婆婆在池塘邊搭兩塊木板就著兩棵木蔴黃、一塊破匾和八仙桌賣起冰來,其實一天作不了幾個生意。真不知道他哪裡弄來的冰?放進手搖式的銼冰機顫危危的搖起來;速度奇慢,有時渴的受不了真的想說我來自己剉好了!冰很少;佐料就是粉色或白色的粉圓、地瓜醃糖後乾燥的丁塊或地瓜絲作成蜜餞模樣的的東西,當然算不上好東西,但那個年代算是可以讓下田回來的斗笠客””放下鋤頭、栓住老牛消暑一下再回家的休憩地方。

老推車  (轉貼自古早農庄)

 

我在街上看過婆婆補貨:老人家推著一台破的不得了的四輪娃娃車,,車體是藺草編的那種,,嘎吱!嘎吱!的沿著路邊很慢很慢的前進。這家買幾兩糖和佐佐;那家買兩個冰塊,然後拼命趕在大冰塊變成小冰塊之前氣喘噓噓的推回來冰塊會用一個大筒子撒上稻殼裹上舊棉被來保溫,否則婆婆的腳步是決趕不上冰塊的變身遊戲

 

婆婆生意越作越小;一方面是村裡紅毛叔開了雜貨店兼賣剉冰,配料多、動作俐落,另一方面婆婆的衛生習慣連鄉下人的腸胃有時也無法承受,我就見過婆婆下到池塘洗他的缺邊破角的陶碗,家裡長輩也都都不准我們找他買冰(其實也沒給錢買冰);還聽說池塘淹死過小孩加上他的對門靠村裡這頭有個父母都不照顧;由著他赤身露體出來嚇人的青瞑仔”(瞎子),所以賣冰婆婆生意可以想見。賣冰攤子沒人看後我就再也沒見過婆婆了,倒是青瞑仔一直到我高中通勤時一直都在,因為他家門口就是村裡的站牌所在。

三色  

 

五間的糖果店鯊魚叔的阿母

 

   我們村子舊名叫六塊厝因為十七世祖到台灣後生了六個男生,後來各自營造起一組三合院,過幾十年住不下了再擴建護龍、再過若干年又建起分院所以如果從空中鳥瞰:圍著一個大池塘二十幾落紅瓦厝、竹簹仔厝,其間有榕樹或木蔴黃綠意點上鏡頭,應該錯落有緻很有畫面

老奶奶  

 

婆婆糖果鋪就開在隔壁三合院的五間(面向屋宅中間神聽為一間 右手為二間通常住大房、左手為三間通常住二房、餘此類推),所謂的糖果舖子不過就是五間五斗櫃上面的幾個玻璃罐子,罐裡頭有一些花花綠綠的糖果,通常是黑人糖(用有黑人牙膏一樣印刷包裝紙包起來的方塊糖、金含仔(小小的像海灘球一條紅一條白鮮豔的糖球) 、糕仔(鹿港鳳眼糕的材質只是大如CD片厚約一公分)。像白脫糖、白雪公主泡泡糖那樣的高檔貨這裡是買不到的。

週年慶in89  

 

房間很暗,只有一塊鑲在紅瓦的玻璃透些光進來;有窗的那一面屋後有榕樹遮蔽加上眠床和蚊帳阻斷了光線,更讓人有一點陰森,地也是土的凹凸不平。貪吃孩子僅有的視力全在那幾個罐子上所以我從未清楚的看透這個神密的房間。往往摸進去還要叫醒休息中的婆婆然後他撩開紋帳持一把火雞羽毛的扇子下得床來,一角兩角的收集幾個三合院孩子的零錢 婆婆的視力不好常常還得拿起錢來(硬幣)對著光瞧上兩次才會放心的交易,貪吃的囝仔其實對這個地方有些害怕,但「飫鬼治百病」越是神密就越發襯出糖果的滋味。

 

 

大埕旁的糖果店 

 

   在五房祖厝曬穀土埕旁有一個阿婆也賣糖果,他那兒就明亮而開闊許多,糖果罐子更多了也賣白脫糖。阿婆都是用幾個茄芷仔(用茄芷這種藺草編成有提手的袋子,有些同些學買不起書包也用這種袋子背書)到街上去補貨,他的孫子會用腳踏車去幫忙提貨、也賣有抽獎的黑麥客和王子麵。這裡是我有零錢時最常造訪的地方,記得後來還有彈珠、ㄤ仔標還有像保溫熱水瓶一樣有內膽的冰棒罐、裡頭圓的一角;長方造型的一支兩角。至於黑麥客特大獎的那尊史豔文只能遠觀不可褻玩焉。 

 

   糖果店附近也是我們撿瓶蓋或冰棒棍的地方,買了ㄤ仔標就地賭了起來。 玩彈珠時我們用磚頭排成一個字行再劃上線接上磚頭圍成共構成一個凸字形的圈圈,然後就在裡頭比起準頭 。我的彈珠把你撞出圈外或從磚頭反彈幹上你的就可以把你的收為己有。或者有一個當莊家拿四顆堆成小金字塔其他小孩在一公尺外彈過來;撞上了則莊家的四顆都是你的;沒撞上則莊家沒入。很多孩子沒錢買彈珠就撿龍眼子學著玩。

文章標籤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狄青的出身面具  狄青  

 

北宋名將狄青是衰弱王朝的中流砥柱,在對西夏的抵抗中大小二十五戰所向皆捷,其它如崑崙關智取儂智高也是一樁美談。歷史上他也由一個衝鋒陷陣的馬前小卒一直升到樞密院樞密使(幾乎等同國防部長)---以他那個刺著阿兵哥標誌的臉龐和衝殺時凜若天神之威的銅面具。

 

刺字刺配  

 

   狄青為甚麼要戴面具上陣眾說紛紜,但有一些人指他出身基層士兵,臉上有刺字(宋代律法囚犯與底層阿兵哥的臉上、手上要刺上”囚”、“卒””某某部隊”等),戴上面具一可以立威同僚下屬與敵人;二可以遮去出身細微之恥。聽起來好像有一點道理,可是如果看他後來位極人臣的樞密使的地位,並且和韓琦、范仲淹論交(這兩人都是宰相級的大哥大,且都主張對西夏用兵取得勝利)的言談舉止,這種說法可能就有謬誤了。

   按說狄青如果戴面具視為遮蔽刺字之恥,及其發達聞名天下之時,朝堂中有人又是勸又是諷刺的要他去動手術把刺字清掉,他堅持不肯,連皇上(仁宗)都來問其緣由,他說:「這樣可以激勵基層士兵!」。對啊;這樣可以激勵基層士兵!試想眼前的阿兵哥都可以靠戰功當上國防部長,當兵是不是很有前途?「好鐵是不是該打釘,好男是不是該當兵」?這樣國家軍隊素質提高戰力倍增不啻很好的良性循環!留下自己臉上的烙印為國防部宣傳,其心胸真是開闊偉大啊!所以他的戰鬥面具應該是作戰所需而不是意在”遮醜”,而狄青也絕不是登上龍門就忘了當”鯉魚日子”的忘本之徒。

 

狄仁傑的子孫宋江  

 

   在當樞密使的風光日子有不少攀援的人來拉關係,狄青以上歷史上同姓的大哥大也只得一個,那就是唐高宗、武后時期的狄仁傑。狄仁傑的招牌夠亮夠閃,當然可以為狄青的貴族純度加分,於是就有狄仁傑的後代扛著老祖宗畫像和資料來攀親故,這人自然也揣摩人人都想借光歷史名人的心態,趁此把老祖宗的剩餘價值充份利用,於是拿來和國防部長沾親帶故,期待能夠獲得”恩蔭”一番。

狄仁傑  

   據沈括的<<夢溪筆談>>描述;耿直的狄青說道:「一時遭際,何敢自比梁公」,(我今天不過是運氣好爬到這個地位,哪敢和梁公(狄仁傑受封過梁公)拿來提論),於是打賞來人送了出去。

 

二百年後來哭墓

 

文末還特別提到有個叫郭崇鞱的,跑到郭子儀的墓前去哭爹喊娘的。這郭先生也太假了,隔了二百年沾光的心態實在讓人不齒。

 

頂天立地

  

周旋於廟堂不以臉上的”XX”字為恥、立身於天地不借偉人光芒以榮身,這樣的人在「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有政治”官”係的人無論出了甚麼差錯都可以全身而退,沒有政治”官”係的人保證會無所遁逃)的中國士大夫醬缸文化裡,對上不攀;臨下不棄,於古不援,存今忒謙,頂立天地的昂藏漢子,狄青算的上一個。

 


文章標籤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特寫   

蚊子的味道

 

 同鄉的另一個村子叫港”, 顧名思義蚊子多的嚇人,夏天傍晚時如果經過那裡通常會看到滿村子一堆堆飄忽的煙霧,那不是狼煙;而是「蚊煙」,正是農家在蚊子最活躍時分用草堆悶燒驅蚊。,其實不只是在蚊港;其他村也都這類奇景我想這裡的水塘魚塭多配上荒草樹蔭和流動性差的溝浀是造成這種奇景的原因吧?這時段中我們經常是「舉頭一尺有蚊數千驅之不去」,形成一團不斷滾動;揮之不去球一樣的怪東西對人糾纏不已,這是因為蚊子對二氧化碳、度、汗水敏感吧。

蚊群

最可怕的是當人騎機車快意馳騁時一把撞上去,這時臉上、衣褲黏上幾隻總是免不了的,如果太過快意還張口唱歌嘴巴不閉起來的,賞你幾隻當晚餐前菜也經常發生。蚊子的味道帶些樹草的的氣味,想必這些個都是雄蚊吧!

   雌蚊就奸詐的多;常常是來「陰」的,不特定全方位任何角度的突襲叫人防不勝防,而且鎮夜死纏爛打不肯罷休,比嘮叨的悍婦更可怕,不像公蚊大約八、九點後就去休息了。當然母蚊是所有相關災難疾病的傳播者,因為吸血的過程就足以建立起傳染的通道。

 

蚊害 老蚊帳   

我注意過大約在我這年齡起往前二、三年台灣很多小兒麻痺的人,我小學幾乎每一班都有這樣的小孩,往後幾年就少多了,應該是那幾年間台灣流行日本腦炎所導致吧!當然其中罪魁禍首自然是蚊子了,尤其是母蚊子(公蚊不吸血吃樹汁的)那時孩子入學前沒打預防針往往就在此時受到感染。除了日本腦炎還有登革熱、瘧疾等,為此,人類和蚊子對抗史足足可以寫上幾大冊。

據傳一百多年前白人進入澳洲後因為身為瘧疾所苦所以引進青蛙與蛤蟆,讓蝌蚪在水中吃掉蚊卵與孑孓,這樣就可以大大阻斷蚊子繁殖了,可是後來卻被過剩的蛤蟆搞的寢時難安。

 

吳猛恣蚊無猛  


       吳猛,晉朝豫章(今江西南昌)人。
年僅8歲時,因家貧窮,買不起蚊帳,夏天夜間蚊子極多,打不完,趕不走,而父親又怕煙熏,年幼的吳猛實在沒有辦法,突然想到:如果蚊子吃飽了就不會叮咬父親了。于是,他每晚都赤裸著上身,在父親的旁邊,任蚊子叮咬自己。

拿自己先餵飽蚊子讓父親晚上可以安安穩穩的睡上一覺的方式真的很不可思義,這哪是對付蚊子,根本就是妥協、「資助匪蚊」不值的鼓勵的失敗主義者。但念及八歲的窮孩子的孝行實是可憐可憫。

 

決戰

 

只要有蚊子在暗夜裡用每秒594次震動的翅膀囂張的嗡嗡的飛過耳際,就幾乎可以判定我有一個失眠的夜了,倒不是捨不的那1cc不到的血,而是想到國中實驗室裡500倍顯微鏡下那毛絨絨的腿帶上好多的病毒;把尖嘴刺進皮下像針筒抽血般讓血液流進半透明的肚子裡的圖像;這圖像教我不禁想像這個傢伙一邊吸一邊還帶著毒虫吸入海洛因時那種暢快的呻吟吧!搞不好還帶著奸邪的訕笑呢?誰會有沈先生那般「虛擬作長鶴舞空」的蠢念頭?想到女兒腿上、臉上的「紅豆冰」、還有老師連絡本上的疑問、同學的嘲笑,(還好養的夠高夠白還略有嬰兒肥否則真要被懷疑虐待兒童)凡此種種新仇舊恨蜂湧而上,越想越氣;非得打開燈擊殺而後快。

拍  

如果正是讀古書大發思古之幽情的同時,更是會一時腦充血忘了對劉向先生應有的敬重,遂有如下一文:

    

 

不要以為沈三白之後你就真的變成白鶴了

不要以為學德古拉進食你就是爵士了

#      #      # 

      其實我知道你根本就是為了

收集血紅素跟我的掌聲而來的

      還有我遺落在2008 06 04 的睡眠 

文章標籤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家與鄉  內湖美麗華   

(在台北,,一顆澄明的心裡頭,,卻混雜著許多滋味的牽絆,鹹鹹的海味) 

仲夏傍晚,從內湖科的車陣中掙脫出來,跨過基隆河向西南而行;101像條領帶矗立於這城市的天空。摩天輪的燈火亮起、噴水池鑲崁在一帶綠意的大佳河段,夏天竟似清涼許多了。斜陽仍掛在圓山飯店上,武俠小說中讀過峨眉或泰山金頂,只不知這圓山金頂比之如何?。間或有鐵鳥從金烏中分身迎面飛來,落在左手邊的松山機場上。落日竟似橫移過觀音仰臥,急急斜斜的要匿入台地林口,引擎的轉速表與火紅的斜陽競速,一下子,兒時夢幻的樂園;圓山已在身後。

 

台北不是我的家 ?飯店   林口臺地  

 

       像逐水草的動物,在景氣報表中自己「被利用價值」的壓力下沉浮,中年如我的中產階級身在金字塔的中段,每日早晚迎送太陽於縣市之間,透過青春與薪資不停的交換,總算是溫飽無虞。

心理上並不太適應這個城市,每回返鄉後北上的高速公路,常常掙扎的像脫了一層皮一樣,心中總有千百個不情願。如果在這樣盛夏的台北盆地,,就令人更加懷念三合院後的大榕樹了。那時從不覺的自己是個「台北人」,真是應了羅大佑<<鹿港小鎮>>的歌辭中所說的:「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也如同唐朝王維說的: 

「愛子游燕趙,高堂有老親,不行無可養,行去百優新,切切委兄弟,依依向四鄰、、、」 

總覺得台北不論景觀與人情有一種強硬與冰冷,叫我難以貼進取暖。

孩子出生反而更愛回「下港」,因為故鄉是孩子與我的大樂園,一直到孩子要入學了不得已才將戶籍遷了上來。有一回帶孩子上醫院,我在填基本資料時才驚覺,籍貫欄不再是「台灣省雲林縣台西鄉海南村民族路xx號」了。

 

陳江萬人丁賽典赤    

 

   從小捻香膜拜神主牌位或墓碑時,望著堂號"陳江"二字疑問,長者都說「祖公唐山出身所在」其餘闕如。今年清明節返鄉掃墓時發願要完成多年族譜的撰修,經過幾個月努力嚇然發現自己的血脈中居然有著烏茲別克回教的傳承,八百年下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凡住過必留下親戚在雲南、陜西、福建、台灣都有親族,姓蘇、姓馬、姓郭、姓白、連七下西洋的「三保太監」鄭和(本姓馬,雲南回族)六百年前都是一家!這中間輾轉萬里遷徙,二、三十代漢回通婚,我與孩子已經完全沒有元末明初在泉州城被指認逼殺的:「胡髮高鼻」的特徵了。乾隆年間渡過黑水溝後,不食豬肉也早就無跡可循;阿拉真主換成了孔夫子與觀世音;齋戒月變成打禪七!。

陳埭萬人丁  

收到這份資料的親族無不駭異,雖然情感上錯愕,但理智上,更寬廣深入的審視民族大遷移必然伴隨發生融合的現實,就像台灣的「漢族」中有很多有平埔基因是一樣的;每次為了生計遷移之初,沒有人會很快的認同新的土地,但隨著屋宇、教育、事業、信仰的參與,逐漸浸染融合為新的住民文化。誰會想到成吉思漢西征時那個八歲的布哈拉國王,後來在台灣繁衍如此之盛,竟能蔚成<<台西萬人丁>>!。

 

生命的地圖淡稅    觀音山  

 

   我與孩子在淡水河岸邊騎著鐵馬,望著寬闊的水面遙想一兩百年前的風華,當年風帆群集,船桅林立的商旅們,心心念念的應該也是唐山的親人,而今這些商人、水手,許多人的後代已經牢牢的在這裡安家落戶,現在也來此偷得浮生半日,這可是昔日揚帆之初所始料未及的吧?從這裡再內陸前進些,大稻埕的城煌廟、艋甲的龍山寺、新莊的三山國王,板橋的林家花園、三峽的祖師廟不都是這樣來的嗎?以前的人依著大河,今天的人靠鐵公路、航空器擴大生命地圖的範疇。

 

海棠鄉愁 

   一甲子之前二百萬人倉惶來台,有家歸不得的人天天喊著反攻大陸,鄉愁全都在那一葉海棠上。曾經深受<<鄉愁四韻>>感動的我在若有似無的海棠鄉愁中,曾向余光中先生提問:「我們沒有看見過長江、黃河,我的鄉愁如何根植在圖片跟文字之中?」,余老師回答的並不完整,但大意是:全世界的華人都有這種: 

「等是有家歸不得,杜鵑休向耳邊啼的傷痛。

   去年,我去看過長城,讚嘆工程與緬懷古人征戰的氛圍仍叫人心馳不已,但已不若年輕時夢裡歸鄉的震撼。今天,耆老漸凋而海棠半日可及,新生的二代、三代生於此長於此,就地安身立命再不作它想了。都市化的工商社會中像我這樣當初流浪到台北的人不在少數,今天收拾起離鄉背井的自怨自艾換個角度想「我比許多人幸運的是有「家」、也有「鄉」了,不是嗎?

 

家在地瓜頭台灣古圖   

容我借李之儀<<卜算子>>一用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文章標籤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兩本舊書老光華   

一九九0年;未婚在城市邊緣的某一幢舊公寓頂樓的我 ,三坪斗室裡和電器爭奪著空間,一方小桌還被幾個遙控器佔據著,書都沒地方攤了只好跟我輪流搶床舖,於是我還是要幫它們找一個棲身之所,所以還是得買個書架,可是書架一進駐之後就暴露這三年來自己根本讀不到幾本正經書,全都是些旅遊、運動雜誌,這下我可得收拾過期舊雜誌重新補充些有用的,進行“美容”一番了,否則「三年不讀書面目何其可憎」,於是光華商場成了我的首選。

 

光華商場光華舊書    黑白  

 

     踏進這個透著些霉味的地下室,星期天尋寶的人很多;大家在書堆裡磨過來蹭過去的,還要閃避地上的書和影帶。空氣有些悶但熱烈 ;除了少數運動用品和錄影帶店,基本上這還算是愛書但買不起新書人的天堂。從牯嶺街到光華商場,對大台北地區的窮酸秀才維持了一定的貢獻,只是 ; 隨著電腦的崛起,各種聲光與配件軟體一步步擴大佔比步步進逼之下,舊書隨著閱覽習慣的改變一點點的敗退卻中。 

斯文的墊腳書 

     我用一百多元挑了一本<<,野鴿子的黃昏>> 和<< 文心雕龍>>, 後者還被擺在很高的架子上佈滿了粉塵,當真「束諸高閣」已久了。我看那個賣書的老人家左腳踩在一大捆舊的<<讀者文摘>>上一踮,右腳再跨上更高的另一疊<<聯合文學>>終於搆到了。

 

題字的背後 文心雕龍   

但最讓我有心收藏的不是這兩本書的內容,畢竟這兩冊經典之作每一攤可能都買的到,讓我低迴的是這兩本舊書都有提字。 <<文心雕龍>>上頭寫著 :” 文x - - - - - - - - - 購於光華商場 七0 . 10 . 02”。<<野鴿子的黃昏>>第二頁寫著:”萍 ! 願妳讀後有所感 1980 .10.08 “ 。看來是一個男生買來送女孩的。 這兩本書到現在我還沒有真正的從頭到尾看完 , 但是提字的內容卻叫人有無限的想像 -------。 

兩本舊書 野鴿子  

   <<文心雕龍>>是一本對中國文學非常重要的專業著作,東晉劉勰著書旨在針對古文分類評述,是學習中文的重要論述之作,民國五十八年三百元一本,換算起來一個公務員好幾天的薪水,而這位文景前輩,必是一位有志於學卻手頭拮据的人所以到光華商場挑走了它,但若干年後這本書又流落到這裡再到我的手中,算起來這書起碼已經是第三手了,而我還會讓它再一次找尋新主人嗎 ? 一次賤過一次的價碼可能還算好的,就怕它沒命等到第四個主人,就被我的孩子们把它論斤稱兩的送去資源回收 。

國學一斤值幾多 ? 斯文豈可盡回收?行文至此 ; 我停下筆來環視幾櫃子書開始為它们擔心了 ; 我身後還剩下甚麼呢 ? 古典文學;尤其是專業古文的工具書那有多硬 ? 古人略有、今人少有、將來可能沒有人啃的動!這樣的書我要怎麼預估它的下一站實在不難想像。其實一本這樣的書只要有人看過、讀過、轉化成思維的模式,形諸文書或言談豐富飽滿人们的想像 ,足矣!不枉它的誕生了。 只是古人不敢拿印刷書寫過的紙張作別的用途(尤其是如廁用的草紙) 以示對孔子等聖賢的崇敬,甚至還有所謂 <惜字亭> 慎重處理,而今,聖賢的金玉珠璣就這樣堆了一地任人跨辱,其落拓更甚喪家之犬今昔比較;天壤矣!古學價廉由此可見。

 

我本將心向明月汪洋  

 

   在我年少的天空中王尚義與鄭豐喜是兩顆劃過的流星, << 野鴿子的黃昏>>跟<<汪洋中的條船>>正是這兩位生年三十以下的生命釋盡光華的故事,感動了全台灣的年輕人,但是萍小姐仍決定讓這曾經感動過自己的書流落至此;是“我本將心向明月 , 難奈何明月照溝浀 “ 的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吧 ? 還是女孩結婚了總不好帶著前男友的紀念品嗎 ? 我想如果現任的先生就是贈書人這書決不會這般下場了。

那時代 ; 高中以上誰不知王尚義、誰不知鄭豐喜!可是憾動人心與短暫生命的瞬息終究要被埋藏在記憶裡 。甚或 ; 敵不過厭舊新喜連書架的空間都排不上去,畢竟大家房子都小寸土寸金的有書架都不容易了,要工具書、要教科書、要新雜誌、要食譜 / 明星的減肥書、漫畫書、要CD 、要影片實在挪不出來空間,你看光華商場的舊書攤剩幾個就知道了 。 王先生、鄭先生曾感動過我 ,但容易感動的賀爾蒙已經停止分泌很久了,生命總要過下去吧 ? 生離死別看盡要記得遠方很久以前某一個年輕人的早夭並不是很容易的-----每個人都這這樣告訴自己。

 

敗退

 

從牯嶺街到高架橋下的光華商場,現在搬到附近的空地上臨時的工務所一般的建築裡,沒多久就要再進駐到附近的新建大樓裡。燈光 .照明 .收藏空間舊書攤一單位一單位的縮減中,看的出來當然讀書人是遞減的 、閱讀的習慣、閱聽的來源都在劇烈的改變中, 所以線裝書大部頭的著作越來越沒有市場,事實上改變閱聽習慣減少紙張印刷都是必要的,這些因素組合起來所謂的書冊;二手的書冊就註定命運了!說的激烈一些智慧的文字、深情的感觸 ; 大家都在這裡輪流凌辱、然後出賣。

 

書中自有顏如玉

 

至於少數的書市之中最暢銷的都是[有用的]功利取向的商業論著,如<<怎樣賺到人生第一桶金>>、 <<理財高手>>之類的,人們都企求最好像武俠小說中獲得一本密岌寶典或大還金丹 、 天山雪蓮馬上提昇一甲子功力進而稱霸江湖。 至於文學、歷史,古典名著、偉人傳記我學好了美語找到好工作賺到錢有空有閒再去讀吧 ! 現實是 ; 一樣的姓 ; 孔方兄要比孔夫子更有POWER !不是嗎 ? 古人讀書不也是 : “書中自有顏如玉 ,書中自有黃金屋” 嗎 ? 如今世道 ,”小姐”跟”帝寶豪宅”都不在你說的那堆書中,自然會是這番局面!莫怪 , 也不用自鳴清高!。

 

優雅絕響

 

文章標籤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吳寫信代筆  

 

十幾年前去了一趟花園城市新加坡,自由行的半天我來到知名的牛車水市場。我因為對台灣夜市般的市集沒甚麼興趣,就在牛車水(想像以前這個傳統市集有多少牛車來趕集啊?當真車如流水) 拿著V8胡亂閒逛著,希望能在幾乎同文同種的文化中找到特色的景物。就在市場的一角;遠遠的看見一只用斗大的書法寫著”老吳寫信”,這可激起我的好奇了, 因為;這甚麼時代了,還有人請人捉刀寫信,不要說新加坡;就是台灣應該也沒有了,還是專業到在知名的觀光市集上擺攤,可見這項服務有一定的需求--------。

 

黑白的時空

 

十幾公尺外透過黑白鏡頭望去,一個年約六、七十的婦人與架著眼鏡年齡相若的老先生隔著約兩尺寬可折式的小桌對坐著,著深藍色唐裝的婦人兀自說著;用中國父母跟遠在千里之外的兒女親人嘮叨的身體語言,老先生低頭寫著,不時用手扶一下愛溜滑梯的老花眼鏡,偶而抬頭;打斷一下老婦人的話頭詢問,然後繼續振筆疾書。 由於收不到聲音所以只能遠遠的觀察收錄著,對照著熙熙嚷嚷的流行男女時空就凝結在黑白默劇的年代,跟隨著兩人的無聲互動,我試著去猜想一個家庭和一個奇特行業的故事--------。

家書  

 

四叔公

 

以前當我還很小的時後;隣居親族請學過幾年漢字的阿公幫忙寫信(或讀信),在當時「四叔公」(我阿公在親族中行四)往往知道所有其他人的家事,常常有人臨表涕泣、或因思念或因貧困,眼淚染過一件件粗布藍衫。以我阿公的輩份跟個性,少不得有不少收信人被修裡訓誡。古有:「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之喟,對於那一輩的老人家雖無烽火,但來自台北的一封信上那些看不`懂的符號、那個寫信與讀信的人,竟像魔數術師或神壇的巫師;能夠穿梭時空與情感。也難怪讀書人要受到敬重與備受期待了。但隨著許多通訊工具與知識的普及,魔術師失去觀眾;巫師也無法擔任媒介的角色了,牛車水的老吳連兩尺寬的舞台也找不到了。

 

雙鯉魚

 

   <<漢詩>>:「客從遠方來 ,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如何,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

 

這雙鯉魚不是陳勝吳廣反秦時魚肚子裡藏天機,而是古人裝書信用的魚型的盒子,上下兩片故稱「雙鯉魚」,這詞發明時蔡倫尚未造紙,既然無紙更不可能有信封,所以用竹木做成然後用繩穿綁再加上泥封,如此大費周章。當然,,既是竹木之魚固所謂的"呼兒烹鯉魚"自然不是真的煮,借個字表示拆信封罷了。

雙鯉  

客人送來的是出門遠行的丈夫送來的家書,書中寫的也就是要妻兒保重與相思綿長之類的問候與交代了,雖無新意;但是人心古今並無二致,吃飯穿衣寫來簡單卻也是最真摯的情感了。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__』-----<<杜甫 , 天末懷李白>>。『早晚下三巴,欲將書報家,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李白 << 長干行>>

 

不管是生死未卜天涯相隔的友情企望;還是深閨怨婦的悔教夫婿覓封侯的寂寞獨白,這鴻雁(書信)的確扮演了最重要的界面,此事中外皆然。我們從西洋老歌的 <<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d oak tree>>那個出獄的受刑人,不也將舊情人是否原諒並重新接納他;寄託在一封信上嗎? 最後在眾人的期待中,老橡樹繫滿了歡迎與接納的黃絲帶,爆出充滿戲劇力的完美結局 。

 

見信如見人

 

文章標籤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