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許退休與助攻王張伯倫
奈許終究還是退休了,那種在籃球運動中加入足球腳法的收放自如、又球球到位、毫不自私的典範退休了。NBA這樣的身影越來越少了,這種以助攻為職志將進攻節奏導演的效率流暢又富觀賞價值的控衛(或者說任何長時間持球主導攻勢的球員)又少了一個,英雄不許人間白頭,更不許傷病來磨,又此一例。
說到奈許這樣的助攻典範,請容我先先岔開一下主角。
NBA史上大家應該只記得一個張伯倫(Wilton Norman Chamberlain),沒錯,所有其他叫張伯倫的都不應該來打籃球;因為陰影:巨大的陰影,壓得你透不過氣來,這是個巨人的身影,高舉著偉大的數字【單場得分一百分】,前無古人的數字。
他的攻守數字駭人至極,職業生涯14季中
生涯總籃板排行榜第一(23924個)
單場得分第一(1962年3月2日,100分)
單季平均得分第一(1961-62年,50.4分)
單季平均籃板第一(1960-61年,27.2個)
單季投籃命中率第一(1972-73年,72.7%)
單季最多場50分以上的比賽(1961-62年,45場)
單季平均籃板第一(1960-61年,27.2個). ……
太多太多了,再寫下去我就成了【文抄公】了無新意,浪費行家如您的注意力。反正這些數據顯現出來的,只告訴我們一個事實,他是個得分惡魔、吞獸、狂人、、、也是籃板的綠巨人浩克、痴漢、不世英才、、、。
你可以說那個時代他的身材相對高大(七呎一吋216公分),所以投籃抓籃板大殺四方、所以聯盟因為他改變籃球規則(設立籃球禁區、goheading、、) ,這些都可以理解,不過;有一個數字我從【魔術強生】的自傳看來的,真的是嚇了我一大跳,他如此描述:「我喜歡張伯倫,他能投、能抓籃板、能助攻,人們只記得他是得分王,卻忘了他也是籃板王和助攻王…」。什麼?張伯倫是助攻王!
張伯倫是助攻王!
這是事實發生在1967-68年球季:
史上唯一單場雙大三元:1968年2月2日單場(22分25籃板21助攻)
史上唯一中鋒單季總助攻第一:(1967-68年,702次)
他也獲得該年例行賽MVP榮耀。
魔術強生的助攻觀點
【魔術強生】在未進NBA時也是個得分王,他曾這樣描述青年時期的自己和隊友的關係:
「「到處運球、滿場飛奔、隨手得分,如果球隊得26分往往有22分是我的貢獻」。但隊友的父母們他們會在場邊大叫:「為什麼不讓別人投籃?」、「讓那個叫強生的把球傳出來!」、「把那個艾文(魔術強生)踢出場!」」。 「球季開始後的幾個禮拜,我平均每場40分,在我的眼裡只有我自己和籃球....教練告訴我:如果再這麼自私打球的話,絕對無法拿到洲冠軍,每一個人;包括球迷、對手甚至隊友都在旁邊看我作秀,我必須讓隊裡的其他球員也參與而不是魔術一個人的比賽。」。
由此他意會到每一個隊友都需要被肯定,都要有存在感,從此開始把得分欲望改為用助攻團結全隊來獲勝。他說道:
「試著讓每一個人都有被重視的感覺,使我將傳球助攻視為一種偉大的藝術」、「一個偉大的傳球者就像戲劇導演一樣,製造出良好的出手機會給隊友出頭。我喜歡這樣做,因為球賽的節奏完全在我的掌控之下,隊友們也喜歡傳球的球員、、、。」
魔術與天勾
1985年4月5日湖人隊戰猶他爵士,隊友【天鉤賈巴】要改寫歷史得分記錄成為歷史上得分王的那場比賽,【魔術強生】要幫他完成這個里程標竿,他暗自期許這一球的助攻一定要在自己手裡完成(他是湖人控衛持球時間最長),果然:
「我單手傳球越過敵對防守球員的頭上,賈巴幾個假動作之後,從15呎使出招牌動作天勾、、、全場為之瘋狂,那真是偉大的一刻。」
1987年芝加哥的明星對抗賽,【天鉤賈巴】將打破明星賽得分紀錄時,這兩個偉大的球員再次完成這樣的壯舉。
【魔術強生】用助攻來激勵隊友、潤滑自己與隊友的關係。看他打球時總帶著開懷的笑,總讓節制並將自己超強的得分能力轉化成團隊效率,讓每個隊友出頭得分,整本自傳我沒有看到他指摘任何一個隊友。他尊重籃球、尊重團隊、更尊重隊友、甚至對手。
球權球錢
商場上有句話說:「財聚則人散,財散則人聚」,現今的職業運動商業英雄形塑之下,得分能力相當程度代表了商業價值與收入高低(相關論述請看劣作<<2015NBA我希望哪對得總冠軍(商業英雄與籃球鷹雄)>>)。所以如奈許(史上助攻第三)、史塔克頓(史上助攻第一)、【魔術強生】(史上助攻效率第一)等人的球風,將越來越難存在了。真令人懷念啊 !
說到這裡,各位可有想起哪一位最具代表性的反面教材,也就是誰最霸氣(霸球權、霸投籃、霸凌隊友),我想;【一樣米可以養百樣人】,同一個logo同一套球衣,也會出現截然不同典型的,大家各自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