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日記
萬事起頭難,我寫日記是十七歲時開始的;因為聽說偉人都寫日記,年輕我也想當偉人所以開始寫日記,後來才知道很多偉人的日記都是成了偉人後自己或別人補述潤飾過的,所以寫了日記的我沒有成為偉人並不奇怪。
良性循環
剛開始時每天都期待晚上十點結論一日的心得,有時已經躲進被窩也得鼓起餘勇爬出來寫,因為我知道:只要對自己撒賴過一天就可能會全面荒廢,我總是一腳踢開被子迅速坐起來,很快的在紙上瀏覽自己的一天,所幸下筆還算流暢筆隨意走很少搜盡枯腸筆逾千斤。這是很好的寫作訓練,越寫筆越順越順越愛寫,就這樣得到一種良性循環,相當程度訓練了自己意志力與筆鋒。
卡其色的青春
內容絕大部份都是學校生活圈同學的互動為主,當然高中擔任三年班長的我少不得要記上對幾個頑劣份子的抱怨。也有許多頁是青春期賀爾蒙分泌過盛的綺麗幻想,也常常去衝撞那個單純的卡其色制服的歲月,晦澀、苦思、壓抑與飛揚的高談闊論都掩藏在扉頁之間。播著校園民歌的老收音機伴我清純的筆觸一筆一劃描繪著。每天中午許曉菁、楊芳儀的<<秋蟬>>聲中卡其色的殼蟬蛻下來,鑲嵌在一季秋涼後的不再回頭的年少輕狂。當然「宋玉悲秋」也是免不了的副作用。
自評評影
一年下來漸漸不滿意自己日記的內容,因為實在有些單調也重複性太高,這時我開始學人家寫影評給自己打分數;如果一天下來感覺過的充實我會在最後很愉快的寫上”今日收穫4”;代表4顆星級的歡喜與對自己的賞識,當然也有自責不已的1顆星的時候。
看過的電影時也會這樣評電影,記得看過<<屋頂上的提琴手>>時內心悸動不已寫下評價超過4.5顆星的評價,直到今天我還一直認為這是我看過最好的電影。這些年來出租店、光華商場都找不到這部電影來重溫了。其它像大島渚的<<俘虜>>、芭芭拉史翠珊的<<楊朵>>、法蘭西斯柯波拉的<<教父>>也有四星級的評價。我不斷透過這些手段勉勵自己也培養欣賞電影的素養。
留白與不願翻閱的一頁
漸漸的我開始知道人世間的現實苦楚;高中畢業的那一年一次颱風把魚塭沖垮,大雨滂沱中看著家裡的財產不斷流失,心裡的痛楚讓我到現在都不願意重新翻到的那一頁。大學時好幾個學期幾乎繳不出註冊費,看著阿公把還未收成的甘蔗拿去借貸還要把祖傳的土地都賣掉,心裡難過的甚至不願意記錄,刻意空著一頁頁的留白;代表著無法承受的掙扎。
軍旅
當兵時海軍陸戰隊的「忠誠袋」實在很小,連一本日記都算是額外的累贅,不得已,只能改成手掌般小的手冊,抓住緊張的節奏中隨筆寫下點滴的雪泥鴻爪。在當時不合理的兵役制度衍生出老兵與新兵衝突緊張夾縫中,一個字一個字數著饅頭,言簡意賅中也閃躲著被突襲檢查的隱晦,但是也在軍旅的體驗中寫下人生永遠不可能再出現一次的<
<先鋒樓>>:
1987 春初 還寒 雨夜 清泉崗
先鋒樓前眾先鋒
* * *
森列如林的刺刀仰向驚雷閃電叫囂
五七步槍口挑釁著暴雨急風
迷彩服封鎖了所有感溫的神經
鋼盔、S腰帶、戰鬥靴與寒流的巷戰已經壯烈的展開
* * *
踩著沉重勝雷的鼓點以機器人一樣的姿態
向著乾躁的內衣
溫喉的薑湯
和暖暖的被窩
前------進
前壯年
前進到現實的工商社會中,心情裡的細膩情緒常常被電話、傳真機與密密麻麻的成本分析戕害到一點不剩,往往一週下來攤開心情竟是空盪盪的無所根著,所謂的虛無莫此為甚。常常是感覺自己像工廠裡的機械一樣無意識的動作而已,生命中的空堂如一個幾千坪的挑高廠房裡所有的天車、沖壓機、堆高車、人員、聲音全部靜止時的空蕩,靜止的空蕩中又隱含著下一刻震耳欲聾喧鬧的緊張。這期間筆記本的備忘與待追蹤事件篇幅遠遠的超過日記心事,日記已不是天天記錄了常常只順手抓來一張紙寫一點心情故事。<<羅永>>便是在一次泰國旅遊脫節的行程中一個無所適從的午後用飯店的紙筆信手拈來的:
<<羅永>>
從熱帶赤道的飯店午後醒來
夢 晃晃悠悠的醉著
面對一整個落地窗旺盛生氣的雨林
用空調醃漬起光鮮的皮囊
晾開三十年的心事- - - - - 一席席攤都攤不盡
# # #
於是決定對在不遠處的海和沙灘爽約
裱褙一種近乎標本的姿勢
等待烈日變成紅咚咚的椰果
在這佛的國度裡尋求一種寧靜
並讓出走的魂魄踏過睡蓮歸來
此時此地的存在是誰渡來的?
# # #
天地四面皆佛 ,紋以金箔
微笑如漣漪面對眾生沉浮
沉以載浮 浮以待沉
死生幻滅 千年一瞬 萬里彈指
明日此時的存在 誰將渡?
還參加輪迴否?
時至今日,我對日記本材質、設計已不再講究,內容格式也自由多了;甚至不用天天一定要交「流水帳」,而是在人生喘息的空間中捫心自問,或者就像這樣的小篇就是胸臆的舒發了,存在又何需以一樣的狀態呢?當然「活在當下」也是我時時提點自己寫日記或是閒散的寫下心思最重要的意義所在了。
鐵軌
十幾本日記並比排列在書架最右最下的那一層,那是我最初的感動,可能也是人生中的某一段真確的「文字的心情錄影」了。三十年了那個慘綠少年給滄桑人事磨成甚麼樣子啊?用日記對照起來竟然如此強烈。說實在的,除了「恍然如夢」外還真拿不出更好的形容了,而我如果還有三十年人生的話;我將如何面對一甲子的心路起伏。就像台糖的小火車停駛了,鐵軌仍鑲崁在我曾青春記憶的土地上。
<<鐵軌>>
回憶和悵惘如影隨行,亦步亦趨
卻又保持一定的距離
身後 被碾成一段段的枕木與碎石
枕的是前塵舊夢 碎的是少年輕狂
※ ※ ※
向前望見 朐僂的自己
越走越慢 我和我越來越近
我急著想高喊「趕快加緊腳步啊!」否則列車就要趕上我了
我沒聽見 仍用自己的節奏
走在回憶和悵惘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