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豆腐板的轉生»
(一)
七月初的一個下午我經過一堆回收,有床鋪、櫃子、舊桌椅、、、在這些東西旁邊我發現了十幾個舊的豆腐板,板深和尺寸比現在市場上的大上一倍,我癡想這些被丟掉的家具和豆腐板的主人,應該是剛去世不久,生前以手工豆腐為業,到老捨不得將這些”老夥伴”丟棄,於是將它們收藏在這都市的樓宅裡,不知道經過幾少兒孫的碎念和嫌棄,終於老人走了。於是連同床鋪、桌椅、床墊、衣櫥、、、一併被推到垃圾堆來,等待垃圾車來運走一切情懷的依戀,然後輾壓絞碎一把火火化----這一切揣想在垃圾車聲響起之時才被打斷。
從型制和釘銹來看,經過數十年之後,板厚的角仔木條(不是檜木)都已經爛黑了,但面板除了鐵釘的鏽痕創傷之外,卻一點也沒有朽壞的樣子。我是半個木癡,除了膠合板之外我都關心,特別是原木老物件,特別是這麼有故事的老東西。於是我拿了鑰匙刮了背面湊近鼻子一聞,居然是檜木的香氣。我接著刮了第二塊、第三塊,全部都是老檜木。傳說終老檜不腐不蛀不爛不怕水,以往的木製水桶、浴桶都是檜木手工做的,這一切的吹捧今天我在豆腐板上驗證了。
垃圾車遠遠地響起了,像是這些板子的催命鈴聲、、、我必須很快地下決定是否收容他們,否則命運終必將之推進烈焰之中火化,可是在這寸土寸金的城市裡,搬一堆破落木片回去想必會讓人笑癡笑傻的。
我不知道旁人說了甚麼?但終究我還是在垃圾車到來之前來回跑了二趟,才讓他們暫時安身倉儲的後陽台;然後淒冷地一待就是五個多月。因為我還想不起來該如何為它們安排下一個收容之家,由於體面積和還需加工整理,我想連作豆腐板都不會有人要了,可是我該為它們作些什麼改造,才能夠讓這百年不蛀不爛的檜木重新轉換到一個新的生面舞台呢?
(二)
裝潢木匠的朋友說,泡豆腐水幾十年都會稍微變型膨龜,而且用許多工時修整成板也只有一點點的量,所以並沒有任何經濟效應。玩骨董的朋友說或許可以作成茶盤,但是不會有人專門整治這些只為了一個茶盤。家裡人更弄不明白我拿這些爛木頭幹甚麼?這些因素加起來我想了一下,只有自己用這些人們眼中的廢料做出一個像樣的東西,才能平衡認知不被譴責。
年前我又拿出那個紅酒盒子改造的書法盒抄著心經,這一樣是我從垃圾堆撿回來的 , 用手鋸加工黏了幾個小隔板,讓他的生命一天之內從高級紅酒包裝箱;淪落到垃圾堆再變身成我的書法盒子的大起大落,但他的合板材質十幾年過去後已經開始膨脹變形了-----我終於想起我的豆腐板該當何用了?
(三)
我不是木匠更沒有真正完成過藝品等級的木作,只能參照紅酒盒子的原型,放大尺寸,亮出手鋸、一小包銅釘、文具店的一小罐白膠,開始、、、、我狠狠地將被數十年豆腐水泡到烏黑生鏽釘痕的部分鋸除,邊做邊想摸索想像著豆腐板的華麗轉身,以及我將真正手做出一個市面上買不到;實用典雅的書法子盒子。
一下鋸就聞到了屬於檜木的氣味,這數十年的水漬黃豆侵染與市儈往來,竟一點也沒有改變她高雅的氣韻。於是我從拼板、鋸條、磨細、、、全部土法煉鋼,唯一像專業的工具是借來的直角尺,就這樣七天公餘打磨出還算密合的上下蓋,接著就是無止盡地用砂紙打磨(我有去借木匠鉋刀,但不會用甚至刮傷了表皮)。成就感與檜木的質感讓我陷入心流不可自拔,匆匆扒幾口飯顧不上洗澡睡覺。然後上網買了些金屬角拖、扣具、合頁組合起來、、、。
這第一眼真是迷人啊?接下來就上下閉合的邊框刻溝(上母下公),也就是一把美工刀一撸到底。完成後我完全沉迷於她的質樸出身轉化過來的氣質,就像蕭伯納原著改編電影«窈窕淑女»裡的奧黛麗赫本,從賣花女轉化成氣質高雅的淑女一般。
那一夜我把這盒子放到棉被中,完全放肆地沉醉在她的體香之中。
(四)
希臘神話曾經有個雕刻匠愛上自己雕出來的美人不可自拔,這人叫作畢馬龍,(後來心理學也有了一個專屬名詞叫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此刻我懂了,在我的眼裡沒磨平的是質樸;小樹瘤是天然的恩賜、豆水泡黑的角落是生命的真實痕跡、數十年前的拼板釘痕是歷史貢獻的傷疤、我的手鋸偏差是美麗的錯手、、、反正甚麼缺陷我都有理由自圓其說,因為我就是那個畢馬龍,就是愛上訓練改造出奧黛麗赫本的那個老師,這木盒子就是我創造出來活靈靈有生命的創作啦!
圖片:維基百科
從每天濕淋淋的老豆腐板轉生成書法多格寶盒,那是半個木癡七月在垃圾回收堆開始的緣分。畢竟是幾百年檜木的身分,所以不管被釘子、豆腐、市場、交接錢銀---如何磨礪糟蹋過,只要遇上一個懷舊惜物又帶點傻呆的人,光憑鋸子、銅釘、榔頭、砂紙、、、就可讓我轉生成新的模樣。
從豆腐作坊的水深火熱,經過七天公餘的敲打,轉而開始變成優雅的書墨氣韻,從武場到文場,轉化生命不可置信的奇妙,我在大年初一正式啟用的新生之軀 ,而人生-----亦然。
後語:
經此一發不可收拾,年假中我在鄉下拿著鋸子,對著老宅以前拆下的已經在戶外風吹日曬近四十年門框下手,然後檜木的體香再次勾引了癡呆傻忽的”:畢馬龍”,就為了書法多格寶盒的一個格位,應該放一顆文人之印,於焉又開始發作了二天。於是寶盒中有一顆大大的鐵丁三龍之印。然後我算計著我還有多少個豆腐板和門框還可以裁成幾個寶盒幾方印材…….。
我從來不是手巧的人;不是木匠也不會刻印更沒有專業工具,只有半個木癡的傻腦袋,和容易被木香紋路勾引的幻想,於是過去的二週我體會過畢馬龍這個故事是怎麼發生的,因為;手作(Hand made)創造出自己認定的價值感………真的會上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