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寫日記的今昔

 

    過去寫日記的人很少(但遠避現在多很多),能持之以恆個幾年的簡直就是稀有物種(現在可以稱為變種人了)。這是一種誠懇和毅力,甚至把日記當是我自己最重要刻劃與解剖

    在父母親長威權的時代日記被偷看翻閱,這是種極不舒服的感覺為此彼此間發生不愉快在所多有,學校的教官、部隊的政戰官、家裡的父母長輩、、、都是寫日記最大的顧慮,好像隨時會滲進本子的紙,吞噬筆下的靈啃咬自由的心魂。

     所以可以想見以前藍本子的生活週記中用小楷毛筆寫的是甚麼東西。可我偏不一樣,我的伍老師容許我批評咒罵一舒胸臆,被縱容的我當然更大鳴大放了,兩個相差五十歲的男人在聯考肅殺氣氛的走廊談論著人生、社會、古今、、、所以十四歲到十六歲的我已經具備寫真實日記的基本訓練了。

     我當然讚成日記是完全自我的田壠不管貧脊或肥沃,用心中的太陽和心田裡的苗子進行光合作用,長出也留下自己的人生姿態,不必更無須公開。

     

偉人的日記

 

     當然;我們也都看過所謂偉人的日記,但我始終認為有三種狀況所以公開

 

第一:選擇性擷取部分內容。只摘取自己希望公佈出來的,也就是記憶選擇,自我感覺良好或極不舒服的極端,有的在教育後進揭露真相,例如

                   索忍尼辛的<<古拉格群島>>就是流放的記憶,黑暗不愉快但人類共同記憶的烙印當然要寫出來(回憶錄)。但也多的是扭曲的人性

 

第二:目的性的修改。這"潤飾可就是個了不起的工作,除了筆下了得還得揣摩上意,發揚政治宣傳、鞏固謀一策略爭鬥,自己還見不得光,真

                   可謂窩囊。標準的塗脂抹粉變本加厲紋過飾非, 為政治服務之先鋒 , 正義為之 顛倒轉型,是非黑白因而信口遽變  順手拈風雲民意在我心 , 真

                 是好本領 啊 !

 

第三種就是根本性的造假了。不消說不值一讀不值一評懶得罵你了。

 

圖:在林語堂書房

 

司馬光

 

     至於像司馬光敢公開說:「說書有未曾經我讀 ,事無不可對人言」,我一直認為這是真正誇口話真覺得不可思議,在理學最盛的宋代,禮教或許練得出這樣的聖人吧可他不也政爭過,真的都是光明磊落嗎要不就是他老人家偏執總以為自己站在真理的一方!回過來說應該是我該自慚形穢小人之心了

    無論怎麼說我都相信:老人家打小聰慧機敏知道因勢利導,決斷力也非一般人可比,從他打破水缸救同伴可見一斑了!所以說:「說書有未曾經我讀 ,事無不可對人言」他應該擔得起啦!當然;我相信古人也想辦法相信現代人立意深長謀慮不是我這庸人可以企及的。

 

現在人的日記

 

    過去的人寫日記隱密地保留下來人生歷練的存在感,這存在感是內斂的。現在人很少寫日記了,至於人生的存在感卻完全是外顯的,在社群網站上!我想這比較是我為三種狀況中的的一種:「選擇性擷取部分內容」吧!這並無不好(我也在其中),但日記本消失之後字形不見了、墨無漬、紙不存、、、那種厚重的存在感單薄了。好友增加了但真的增加了嗎親近了但真的親近了嗎

    我們由內斂而外顯變拘束了,更重要的是變不誠實了,選擇性外顯更嚴重了。轉變從萬年之厚變十載之薄!這不是責怪誰,就如我過去會把這一些感慨用自己的筆跡鑲崁寫進立體歲月的日記本裡,可如今不也是用毫無個性的標準字形浮貼在這瞬間被覆蓋的螢幕上嗎所以日記本啊日記本,你就這麼平面瞬間化吧。

 

溫存溫習

 

    圖片照相寫日記於今最烈,十幾個字交代過來今天去哪吃啥買甚麼,賣萌耍帥炫耀曬恩愛,咒罵翻臉洩忿怨生態、、、都是很真實當下的存在感(以前把日記寫成流帳的大有人在),是外顯的瞬間未經醞釀與轉化的存在,毋須自責對錯沒有好壞(正如這個世界如此多元價值),再說了,快意恩仇暢所欲言表現自我有甚麼不對,用一句現代人最常用的以前我們不太敢用的字來說就是""字訣。

    但今天且讓我見不得光一下;翻一下記憶存摺,復古一下,不上網不回訊息,不管是溫存還是溫習內斂的;只有我和我自己的…日記本。這裡有立體的字、美醜的情緒、反省的問句和自言自語的回答,念舊感傷又要創新迎新,既溫柔敦厚又猖狂自戀、既慧根頗具又輪迴情慾,還有最真實的兩句:「我恨顧我在」、「我耽溺故我在」。

 

圖文:鐵丁三龍

arrow
arrow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