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提醒
本部落格部分圖片引用自網路 全為藝文交流 未使用於任何商業牟利 所有者如不同意 可通知或自行移除

作文課

 

書包與道具

 

    對大多數人而言學生時代寫作文是一件苦差事每週有一天在沉重無比的書包(那時代惡補參考書多加上老師隨時變更課程所以所有科目的書全帶上)之外還得準備小硯臺小楷毛筆墨水作文本忘掉一樣還要挨罰真的是煩死人了。二個小時下來字寫不了幾個但弄髒衣服手臉的污有人在,尤其是鮮白的上衣制服更加明顯。

    文思杜塞沒料可擠已經夠痛苦的了,還要研墨沾筆寫在宣綿紙質的小方格本子上,一個偷懶失神就暈染開來(如果不在兩頁之間墊紙保證字體變潑墨水水)。這字怎麼就這麼不聽話啊!眾裡尋他千百回,好不容易一相見還這麼不規矩不肯乖乖待在小方格裡,真夠捉弄人的。此時恨不得每個字都變成幾倍大,迅速填滿老師規定的頁數。

    我則相反;雖然大楷書法好歹拿過全校前幾名,但小楷產出的字數遠遠跟不上文思泉湧的腦子裡一直跳出新的章句,所以研墨不及手下更是潦草無比,老師猜不出幾句,還會用他的硃筆畫上長長蔴花辮子一樣的紅線條來抗議。

 

題目

 

    又是一個回憶痛點,泰半的老師真的很迂淨出些老掉牙的題目,什麼<<我的志願>><<我的童年>><<我最難忘的經驗>>之類的,這算還好的,如果來個沒有人味的論說文就如啃白甘蔗一樣辛苦了(製糖用的白甘蔗瘦長沒肉表皮又硬又厚),我不懂這些窮鄉下小孩沖水馬桶都沒見過知道什麼是<<國家建設>>,佛道搞不清楚懂得什麼<<迷信與科學>>、至於<<我為人人 人人為我>>只不過是文字繞口令不知如何下筆。最最無法消受的是<<反攻復國解救同胞>><<保密防諜人人有責>><<慎謀能斷處變不驚>>、、、了,說實在的;白米飯肚子不一定吃飽的孩子要去拯救誰至於”匪諜這東西您總得告訴我長什麼樣子,我才能去檢舉拿獎金啊!但是這類題目雖迂卻大家都能寫上篇幅,反正公家牆上有標語插圖,天天看總能掰上幾句的。

    至於題目排行榜上第一名<<我的志願>>大家也能扯上幾個憂國憂民的偉人當模範,諸如【雲州大儒俠史艷文【齊天大聖孫悟空之類的但我天生有主見,別人寫的我偏不要硬是要出人意表差異化,在此賣個關子文末再告訴各位我小時候的偶像。排行前十名<<我最難忘的經驗>>作文範本裡有人寫看電影、冰淇淋的滋味、搭火車、溜冰、、、、我的媽呀,你讓這些鄉下沒有零用錢沒出過方圓幾公里的赤腳孩子情何以堪啊!

作文範本與節奏構文

 

     真正讓人痛恨的是文體架構,都什麼時代了還要破題、立論、啟、承、轉、合、收攏結論、、、於日最後一段收尾的第一句一定是:「總而言之……」。我又不是考進士狀元,就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嗎如果古時候的文人真的是這樣訓練出來的,真的是有本領值得佩服學習的人嗎那跟道士依樣畫符有什麼不一樣

     老師不時還要大家去買作文範本來模擬,借來一翻開看才知道全天下的老師幾乎都出一樣的題目(這老師也太好幹了吧),精準到作文課時不准翻閱,一翻等同作弊,我一本也沒買過!我真的不服氣也不相信全天下老師一樣迂,所以我有自己的節奏進行曲。

我說過國中考五專時聯考時題目叫<<螢光幕前>>,我的開文第一句就是轟動武林驚動萬教的:「飛呀!飛呀!小飛俠,在那天空邊緣…..」,照樣拿到很高很高的分數,您可以說我叛逆,因為我從來不相信不套招就練不成好功夫。

 

一次寫八篇

 

     一學期二十週扣掉月考和開學共計要交十六篇(高中好像隔週寫變成一學期八篇),我呢要嘛一字不動不交卷,可是學期末一定要湊齊否則很難交代啊!高二有一回期末為了湊篇幅在二個小時內振筆疾書八篇就位,為了湊數我是清明節七言絕句算一篇(有韻啦但平仄就從簡了)、拿學校老師名字擠成新詩算一篇(各位老師失禮了,後來還莫名其妙登在校刊上)、昨晚日記本裡罵人的新鮮回憶補個數、中美斷交的餘恨未了再拿來鞭屍、、、、就這樣八篇寫完準備「引頸就戮」落讓老師訓斥一頓,殊不料黃老師還把我找去好好指教我如何平仄運用,其他沒有多說一句。

     古有李太白斗酒詩百篇,今有小鐵釘一硯打通關,我自己得意的很!但及今憶之對老師的容忍愛惜感銘在心。小學的高老師/國中楊老師伍老師/高中黃老師,謝謝您們的縱容,遇上您真是我成長過程中的福氣!

現在的作文課

 

    曾經一度因為太主觀實用價值太低而被排除在考試之外的作文,後來導致下一輩的孩子文字表達慘不忍睹,在那些幼年曾被作文簿、墨水、硯台、小楷、作文範本整到痛苦不堪的成年家長的警告之下,作文終於又回到"正軌了,但已經不用那些道具而直接用硬筆書寫了,這讓作文可失去了點墨香和烏黑發亮的記憶,宣綿紙質的天然生成立體的深沉柔軟也換成平面冷硬光亮,字體醜了、火星文出現了、直接而當下、有力且粗暴、、、。

文章標籤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寫日記的今昔

 

    過去寫日記的人很少(但遠避現在多很多),能持之以恆個幾年的簡直就是稀有物種(現在可以稱為變種人了)。這是一種誠懇和毅力,甚至把日記當是我自己最重要刻劃與解剖

    在父母親長威權的時代日記被偷看翻閱,這是種極不舒服的感覺為此彼此間發生不愉快在所多有,學校的教官、部隊的政戰官、家裡的父母長輩、、、都是寫日記最大的顧慮,好像隨時會滲進本子的紙,吞噬筆下的靈啃咬自由的心魂。

     所以可以想見以前藍本子的生活週記中用小楷毛筆寫的是甚麼東西。可我偏不一樣,我的伍老師容許我批評咒罵一舒胸臆,被縱容的我當然更大鳴大放了,兩個相差五十歲的男人在聯考肅殺氣氛的走廊談論著人生、社會、古今、、、所以十四歲到十六歲的我已經具備寫真實日記的基本訓練了。

     我當然讚成日記是完全自我的田壠不管貧脊或肥沃,用心中的太陽和心田裡的苗子進行光合作用,長出也留下自己的人生姿態,不必更無須公開。

     

偉人的日記

 

     當然;我們也都看過所謂偉人的日記,但我始終認為有三種狀況所以公開

 

第一:選擇性擷取部分內容。只摘取自己希望公佈出來的,也就是記憶選擇,自我感覺良好或極不舒服的極端,有的在教育後進揭露真相,例如

                   索忍尼辛的<<古拉格群島>>就是流放的記憶,黑暗不愉快但人類共同記憶的烙印當然要寫出來(回憶錄)。但也多的是扭曲的人性

 

第二:目的性的修改。這"潤飾可就是個了不起的工作,除了筆下了得還得揣摩上意,發揚政治宣傳、鞏固謀一策略爭鬥,自己還見不得光,真

                   可謂窩囊。標準的塗脂抹粉變本加厲紋過飾非, 為政治服務之先鋒 , 正義為之 顛倒轉型,是非黑白因而信口遽變  順手拈風雲民意在我心 , 真

                 是好本領 啊 !

 

第三種就是根本性的造假了。不消說不值一讀不值一評懶得罵你了。

 

圖:在林語堂書房

 

司馬光

 

     至於像司馬光敢公開說:「說書有未曾經我讀 ,事無不可對人言」,我一直認為這是真正誇口話真覺得不可思議,在理學最盛的宋代,禮教或許練得出這樣的聖人吧可他不也政爭過,真的都是光明磊落嗎要不就是他老人家偏執總以為自己站在真理的一方!回過來說應該是我該自慚形穢小人之心了

    無論怎麼說我都相信:老人家打小聰慧機敏知道因勢利導,決斷力也非一般人可比,從他打破水缸救同伴可見一斑了!所以說:「說書有未曾經我讀 ,事無不可對人言」他應該擔得起啦!當然;我相信古人也想辦法相信現代人立意深長謀慮不是我這庸人可以企及的。

 

現在人的日記

 

    過去的人寫日記隱密地保留下來人生歷練的存在感,這存在感是內斂的。現在人很少寫日記了,至於人生的存在感卻完全是外顯的,在社群網站上!我想這比較是我為三種狀況中的的一種:「選擇性擷取部分內容」吧!這並無不好(我也在其中),但日記本消失之後字形不見了、墨無漬、紙不存、、、那種厚重的存在感單薄了。好友增加了但真的增加了嗎親近了但真的親近了嗎

文章標籤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勇士戰雷霆2016西區總冠軍

 

一級球隊二流禁區三流穩定性的雷霆?

 

      一級球隊二流禁區三流穩定性」、威士布魯克第三四節腦充血替補比不過一級強隊、領先後第四節被逆轉最多次、失誤高於對手的黑標籤、、、,這些在例行賽都沒有錯。但是季後賽一路走來,尤其後來居上擊敗馬刺之後,對雷霆這些缺點嘲諷應該稍加修正。

勇士橫掃雷霆

 

     很多人所謂的專家都說例行賽勇士橫掃了雷霆,加上前述雷霆過去的形象,所以雷霆出線的機率被估到只剩不到10%(10%算是保留給面子的),但我從來一直說雷霆是全聯盟有可能打敗勇士的隊伍中機率最高的(當然我還是認為勇士整體高過雷霆),我估的機率是40%

 

    我的理由從下四幾條思路出發:

 

一.. 第四節被逆轉最多次 ! 雷霆總是軟腳蝦 ?:

 

     聯盟領先後第四節被逆轉最多次當然被勇士羞辱了最多沒錯第一個理由正是例行賽被勇士逆轉三次(三次對戰),但很多專家沒有往下看的是,這代表雷霆場場都領先勇士到第四節然後才被"奇蹟般的勇士"表現幹掉。可是這個現象在過去兩週對馬刺時幾乎已經完全翻轉過來,雷霆落後卻苦苦咬住然後在第四節逆轉了三場比賽,請注意!這是支67勝以穩定出名的馬刺,包括例行賽堅不可破主場優勢。

       今天雷霆在上半場最多落後13分的狀況下,所有的人(包括我)都認為雷霆沒救了!因為勇士主場和馬刺一樣強韌,而且本季帶著超過十分以上領先的紀錄是37勝0敗,加上雷霆最穩的KD居然連連打鐵,一切看起來又要發生了,但是雷霆一如對馬刺一樣硬是挺住了。

       如果這還不夠請各位想想,例行賽雷霆是如何場場領先如何被勇士逆轉才"橫掃”的,前面的領先代表雷霆有實力和"相剋的特質"(這點容後說明)對抗73勝被NBA當局捧為古今第一隊(商業必須如此操作,但勇士真的是當今第一)。如果看勇士逆轉的方式真的會讓人震驚,震驚如此奇蹟降臨發生了,尤其柯瑞真的無愧當今第一攻擊手(單純看攻擊力甚至超過麥可喬丹),同時雷霆的失誤和混亂與教練的調度也來配合奇蹟降臨。

      但奇蹟不會天天發生的所以才叫奇蹟,而且雷霆已經在季後賽近六場比賽中,面對平均七十勝的偉大強隊進行了四場,由被逆轉的宿命轉換成逆轉對手的巨大成長。樣本數或許少,但卻是最新、最近、最強的對手,參考價值自不在話下。

 

二..強勢籃板無敵與失誤愛恨交雜的雷霆:

      前年以前雷霆的禁區一直是痛腳,除了一八卡(Ibaka)以外(當選過最佳防守球員、火鍋王、還有很準的外線)Nico-Collison根本就是根軟肋,雖肯拼纏但身高、力量、攻擊就是不及格等級。先發中鋒Perkings更是一代敗筆,領八百萬年薪提供2-3分+1-2個籃板。Steven Adams則是個還待磨練的20歲"白麵條"(黑人球員常這麼取笑跑不快、跳不高、動作慢的白人球員)。雷霆也一直以雙少為攻擊重點,除了Ibaka以外根本不敢抱以期待。

    但如今不同了。Ibaka傷癒了。新加入的土耳其中鋒Kanter從板凳出發挺足了雷霆的弱點,高效率的表現還一度是最佳第六人呼聲甚高。更讓人驚喜的是Steven Adams已經成長為Double-Double平均雙十等級的上選之咖了,還會煽火鍋失誤也很少,3.2個進攻籃板更是直刺隊手痛中之痛。整個季後賽一直欺侮小牛、馬刺一干七呎長人。

    如今雷霆的禁區應該是全聯盟第一(尤其是籃板)。季後賽迄今平均要贏對手八個以上,連以禁區為傲的馬刺幾乎都是雙位數的籃板落後給雷霆(馬刺今年補來west和Aldridge搭配Ducan禁區讓專家一致看好讓別人流口水)。禁區是全聯盟第一加上雙少(聯盟得分第一的雙人組,綜合能力(得分、籃板、助攻)比肩湖人三冠王朝時的OK連線歐尼爾+科比布蘭特,)可不可怕。

    

    但雷霆的失誤往往是最致命的因素是:一流強權之一卻帶著被最多被逆轉的黑標一直是雷霆之恥,前段已經說過,究其底蘊不外就是失誤和命中略下滑。先看失誤;失誤代表一次進攻權的喪失,NBA平均一次進攻約可得1.1分,失誤如果被快攻往往是付出2分的代價,我們粗估一次失誤丟1.5分好了,雷霆比對手多五次失誤付出-7.5分的代價。但請往上看雷霆的籃板比對手多8顆以上(無論禁區三大個或雙少都比對位對手強,第一戰也是8顆),還含進攻籃板(馬刺季後賽除了第一場之外幾乎平均輸雷霆11個),對手可是要付出-10分以上的代價。

      就籃板+失誤綜合評估雷霆略優勢勇士的。

 

文章標籤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哈密瓜的滋味

 

    我望著一顆哈密瓜?【哈密】離我這裡有幾千公里遠,為何它會出現在我的桌上?出現在我的生命記憶裡?

   青綠瓜皮上瓜網密佈摸上去粗粗的表皮給我一種滄桑感。我剖開它用兒時的吃法咬了一口,滋味並不甜蜜、、、而故事要從一張唯一的一張有哈密瓜的照片開始

  

二座燈塔

 

    通過"海關口的警備哨兵馬上右轉,過了唯一的一落雙刀水(閩南厝),屋前一個大鐵籠永遠鎖鍊著一頭我驚恐記憶中老虎一樣的大狼狗;屋後一個小土墩上長著戍衛的林投(長著尖刺灰白色的瓊麻,以前多數軍營都種來當牆籬)

    由此向著夕陽望去那座海堤右手的灣角上矗立著兩座燈塔一樣的東西,右邊的一坐比較新是鋼筋水泥啟造的,如果記憶沒騙我應該十來米高,上頭是一個四方型平台;平台上有城垛一樣的曲線,渾身還塗上黃、黑、綠油漆組成的三色迷彩。平台往下四條腿柱中有一條給坎插進字形鋼條那是給揹槍的阿兵哥攀爬上下用的。陽光和海風可以自由巡弋每一吋水泥的挺拔和堅強。

    另一座是紅磚灰泥從海堤底下呈六方型砌起來的,比四方型那座寬闊穩重而且更滄桑有味。塔頂還有屋瓦;塔下有個拱門洞,至於門板……我從來也沒見過。從門往裡往上探頭總覺得陰森寒涼,和海堤等高的灰泥剝落得很嚴重,紅磚也風化去歲月的稜角。好像有內部的梯子往上通,只是從沒見過有人爬上去過。推估不是清朝至少也是日據早期啟造的,我最後一次見到它時已經坍了一大半了。。

 

海埔地

 

    "海埔",那是我們從福建陳埭帶過來與海爭地繁衍生息的開發方式。閩南厝和大海堤之間便是我們家族的"海埔",兩者之間拉出一條窄窄的埂堤南北巷的大海堤之外便是潮來潮往的泥灘了,我一個叔叔在泥灘上抓過一公一母的鱟魚煮了米粉湯。埂提中間有座紅磚造矮矮的小房子,小房子是抽水灌溉的有水車間也是我家舅公祖顧海埔睡過的地方。在這個低窪鹽鹼地上長輩們窮盡一切能夠生產的能事,種過稻子、地瓜還養過魚。

    我太小;來到這裡總是在玩泥巴或跟著二哥來釣魚,最舒服的是黃昏時坐在大海堤上發呆,看著夕陽先灑下極目波光金麟當前導;再大格霸氣卻又柔美無比的沉落退場。

 

照片裡的哈密瓜

 

    據說是台灣第一批的哈密瓜,因緣際會從【台南農改場】拿來這裡試種,還有次讓直升機飛過海口的天空;那是時任農復會主委來視察農改的成果。而我阿爸就這樣留下了這張樣版宣傳照片,所以如果說我家是台灣第一個種哈密瓜的,不曉得會不會惹來爭議。

這一生唯一的一張照片,戴著斗笠蹲在瓜田裡,左右手各拿著自家種出來的哈密瓜的滿足樣子,也因為農政單位的這張宣傳照,才讓早年喪父的我們得以更清晰的觀想父親的模樣。

 

  海埔的沙田裡這全新的品種我們照西瓜規矩種,一季下來據說大豐收;味道好像也不錯,家族幾輛牛車足足載了好多趟,回來擺滿了屋裡的空間和榕樹底下。只是我家不懂得這瓜的特性,一直等到瓜熟由青綠轉黃;甜味香氣滲出才採收,二、三天下來就開始論牛車的爛掉,最後只好便宜了雞、鴨、牛、羊、豬等禽畜了,我也跟著沾光小小年紀便吃起哈密瓜了,不過印象並不甜蜜,因為的爛瓜伴隨而來的濕悶湯汁、蒼蠅、螞蟻和大人的愁容滿面,怎麼也美麗不起來。拉了幾牛車沿著縣道去求爺爺告奶奶,勉強到了瓜販手裡寄賣,也任由宰割,賣了多少?爛了多少?一斤賣多少錢?全由攤販信口黑白,於是<<農殤>>的故事又多了一章。

 

滄桑哈密瓜

 

 

    一開文我說的滄桑,是因為哈密瓜表皮的網紋:如我父母手上腳上的青筋血管盤據。是因為青綠色的哈密瓜等待轉黃的甜蜜曾是我們的深深痛楚。而哈密瓜的照片不是青不是綠也不是黃,而是阿爸最後的樣子...黑白的。

文章標籤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杜鵑七五句>>

 

村溪趕雪過西堤

 

誰家拈雲掛東籬

 

舊華落櫻逐流去

 

新粉杜鵑三月啼

 

#     #     #

 

 

彩硯石畫盤

 

青山粉黛簪

 

紅白點新綠

 

三月啼杜鵑


文章標籤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羅永靜午

 

用赤道圈圍著旺盛生氣的雨林

 

裱褙近乎標本的姿態模擬坐化

 

#            #            #

 

 

 

思索無明與苦

 

恆河千億  無可相濡之沫

 

悠悠滄冥  無可御乘之風 

 

遂  遍走三千法門尋一顆舍利

 

等  待烈日證成紅咚咚的椰果

 

讓  行腳的魂魄步步生蓮歸來

 

 

 

#           #            #

 

紋以光箔   四面皆佛

 

獻以幽蘭   八荒金風

文章標籤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奪天之王

 

這是人造的奇蹟  滄海起高塔  流沙成鋼骨 

這是願景的投射  萬民安居樂  大地淌流金

#       #       #

提煉巨靈泰坦的骨肉

挖抽魔鬼的黑色血液

壓榨到共工俯首 

焚燒至祝融驚懼 

鍋爐沆瀣一氣  398根煙囪搭起金錢天梯

充塞的毒鋪天蓋地  掩殺所有生命的呼吸

這裡是惡鬼的下三道輪迴

還是末日天啟的地獄

#      #        #

 

夸父的遺愛山川土石

女蝸的精氣造人補天

大塊風景  萬年億年

天無不覆  地無不載

 

#       #       #

 

造人的土變質了 所以人質變了

補天的石變黑了 所以天變暗了

盤古在人造穹頂之下 混沌不醒

太極在官商氣流之中 永夜單儀

#       #       #

  

文章標籤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pr 01 Fri 2016 22:27
  • 筷子

筷子

 

 筷子本名叫”「起於吳中。凡舟行諱住諱翻,故呼箸為快子」也就是行船的人不喜歡停駐不動()或木頭船怕"所以幫著取了快子這樣的名字。

 

 歷史上極有名氣的馬可波羅有人說他的中國遊記根本是掰出來的,他只到西域(今天西亞和新疆一帶)根本沒到過元大都(今北京),翻案文章的論點之一是:他從未描寫過中國人使用筷子的情境,以他種種描繪居然會漏過這麼具特色飲食文化。

 但無論如何筷子是華人世界文化的代表甚至比瓷器(china)更具特色從華人世界向東到朝鮮日本緊緊和儒家文化一裡一外形成獨特的飲食和倫理習慣。這是高度文明發展的驕傲卻又帶著些不思改變的冥頑不靈。

 

叉子杓湯

 

兩根細細的竹棍和米食兜在一起時在外人看來這是難度很高的特技表演試想米粒粒分明用筷子去取食這完全不符合效率追求的原則,就像西洋的湯湯水水用叉子去杓是一樣的,所以我們看到西洋人拿細筷子吃中國炒飯時經常會心存訕笑:「怎麼那麼笨拙啊!」。

正因為這種文化上自我感覺良好的傲慢和執拗,所以儘管和手抓、刀切的外來種族碰撞之下,大華文區域的人還是覺得手抓的不衛生(經常懷疑這人的手剛剛如廁時用的是哪隻手?)、飲食時手持刀叉是危險和無禮的(魚腸劍的歷史太駭人? ),所以要衛生要安全還要一點優雅訓練才達的到的境界,因之筷子的地位依然無可撼動。

東方文化中愛在飯桌酒席上談大事,筷子前導;杯觥交錯之下多少古今大事就談定了,所以筷子是成事的”,牽引著友誼和互利的線頭,縫補結合著差異的雙方。

 

筷子文化

   

    打小我們更有一種禁忌,絕對禁止把筷子直插在碗裡,因為喪禮時供給亡者桌前沒有香爐(亡者魂魄尚未進入神主牌為不能享供);只會用一只盛著生米的碗權代香爐,每次燃香之後插上二根(不是三根),而一雙筷子立正在碗裡不正是像極了這等穢氣暗示嗎!?這叫腳尾飯(亡者身體頭向內腳朝外,在腳尾擺張凳子擺上菜飯,香就插在碗裡)

    不准用筷子敲打桌碗(像乞丐乞食)、吃飯時不准以筷子指人、把筷子含在嘴裡(不理貌)、、、總之;筷子有很多禁忌我們都懂不完更遑論初來乍到的老外了。

    我祖父對筷子自有一番道理和哲學,只要筷子用的不順手;有彎曲、長短、髒汙長黴的一經發現,二話不說當場折斷除惡務盡就如他厭惡賭具一樣(連象棋都不許),甚至會為此生氣斥喝。類似的筷子有時一上手居然長短不一,老人家也會抽幾支比上一比然後把幾根折斷或丟棄。

 

    李白《行路難》詩曰:「停杯投箸不能食」可見情緒低落時舉箸甚至是一種痛苦。我也永遠記得在家裡經濟最困難的那一年的年夜飯,叔叔們沒回鄉、大哥也漂浪在外,桌上菜色和房子裡的人一樣零落,老人家扒了幾口後把筷子重重的拍在老木桌上,憤怒起身轉頭回房的身影。正是這樣舉箸千斤還能有胃口嗎?

 

筷子筒

 

   以前去小館子吃碗麵什麼的桌上總有個筷子筒,大多是大竹子切成的,常年收納剛洗過的濕筷子所以常常透著些霉味,筒身週遭也經常浸染些黑黑白白的,以前不覺得現在想想還真是衛生有問題。

 

   這東西給我最深的意象聯想在胡金銓武俠電影裡:客棧大廳吃飯的地方有個十來桌酒客,正派俠士四邊都是豺狼虎豹的歹徒,慢慢抽出傢伙圍逼過來。只見俠客神色自若飲酒夾菜不為所動,直到刀鋒將至才砸杯抽筷輕揮衣袖、、、結果一定是這些龍套惡棍總有人的頭像刺蝟一樣,插滿了張揚的筷子然後仰面倒下(我以前想:為何不正面朝下不是更酷嗎?)

文章標籤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校園四帖>>

青春冰淇淋

 

青春是融的太快

沒來得細細品嚐的冰淇淋

所以我說不上滋味

  

#       #        #

門上掛著年輕的我通知的訊息

close下次請早喲 !

#       #        #

----已讀不回

 

 

白千層

 

只有半百

卻乍見

青絲裡千層的白

#       #       #

至於為何結瘤如球

---

一如往日問道的果

如哽在喉

 

 

 

草皮上的書桌

文章標籤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寒流>>

 

: 偽裝成雪
歇斯底里
穿心竄肺   突襲而來⋯⋯


#
: 躲避不及
挨不過委屈
哆嗦泣訴 絕情的亞熱帶

 


#

 

: 錯位登場

來不及卸妝

正演出    自己的告別式

 

#

 

: 危襟正座

肅羽歛容

為這一季    舉哀

 

 

:網路


文章標籤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