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佛教在印度幾至滅亡的原因»

 

我不是合格的教徒也不是宗教研究者,但和許多人一樣 , 對於影響我們傳統文化甚深的佛教有著一份疑惑:疑惑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播傳十數億人,為何在其發源地---印度(古時廣義的印度次大陸含今天的巴基斯坦尼泊爾)幾乎滅亡 ? 所以我從歷史和宗教競爭觀點作了一些閱讀整理  , 究其原因如下:

 

種性神話世襲的經濟定位

 

三千五百年前左右,中亞的印歐體系的雅利安遊牧民族向外擴張,其中一支進入印度(另一支向西發展到達希臘),征服了當地的原住民達羅毗荼人(不可以說土著),這時的社會階級大抵上分為雅利安人(尊賢者、贈與者)和大斯尤人(Dasyu)(被征服者原住民)二種。直至大約三千年前(中國大約是武王伐紂時),雅利安人為了統治和沿襲自己的信仰,創建了大家熟知的「婆羅門教」和「種姓制度」。

當然;雅利安人絕對會為這樣的階級制度附加一些創世神話色彩,所以有「原人布夏」的神話傳說,原則上世界是由巨人身體創造出來的,«梨具吠陀»的原人讚美歌提到:「原人布夏,有千頭千眼千足:心生出月、眼生出日、口生出雷電與火、呼吸生成風、肚臍生出空氣(像不像中國的夸父或盤古,中印也都有渾沌的蛋體巨人居中創造天地,這又是一個我常強調的神話母題「原型」)。至於人類的被創造則是古吠陀的諸神將原人布夏分割,口成婆羅門、手成剎帝利、腿成吠舍、腳成首陀羅。也有一種說法是創造神梵天的身體部位化成四大種性。

用神話喻示但實上幾乎是運用身高、膚色、職業分辨社會階級如下:

婆羅門(白色):負責用艱澀的古梵語解釋與傳播聖典,祭祀儀式並接受供養,甚至梵書都這樣寫著:「婆羅門,那已修習吠陀且教授吠陀者視為人間之神」。婆羅門對吠陀經的傳授與解釋通常都是通過口語而不著書流傳,這種制度之下婆羅門便被視為人間的神,亦即壟斷了巫術與神通。

剎帝利(紅色):皇族/貴族/武士負責統治與戰爭, 當然也向人民徵稅。對於吠陀經僅有一部份可以閱讀,但無解釋傳授的權力。有證據顯示:佛陀身為剎帝利早年研讀了很多婆羅門經典。

吠舍(黃色):土地擁有的農民、商業行為 , 特別是金融放貸與國際貿易等中大型商業行為。

首陀羅(黑色):部分的小商人、工匠、手工業、奴僕佣人等。對最高的婆羅門而言飲食如果被首陀羅看一眼都算是被汙染了。

各階級之內又有許多次種性,二十世紀初殖民統治時期統計過至少有上千個種性,而跨四大種性階級不可以同桌更遑論共食了。

特別要注意的是婆羅門壟斷巫術神通以及解釋聖典、剎帝利壟斷政治和軍事、吠舍壟斷農業和中大型金融,但即便是首陀羅也因為技術(工藝和生產效率)等而壟斷某種產業,這種神學宗教、政治軍事、商業金融與生產製造各安其命各有專精的現象(其他種性不願意也不能插手另一種性的生存方式,上層介入下層視為被汙染,下層染指上層視為僭越要被破門”),這種思維讓種性制度更加勞不可破。

因為印度自古就是個貿易之國,所以還有異域外來的不是印度血統的”客族”,這些客族會被視為等同剎帝利的地位。

種性新浪.jpg圖片:新浪網

被破門的羌達拉賤民

 

當然還有被處以”破門”懲罰的不淨種性,跨階級通婚或重大違反種性紀律者被破門後,有一個新標籤被稱為”客族”或有一個專有名詞叫「羌達拉(此名據說是婆羅門女性與首陀羅男性生下來的後代),也就意味著不在正式種性之列,當然也有人稱之為”賤民”。賤民除了失去其血統部族的種性身分之外,在經濟營生的部族也被迫除名。在宗教精神的被救贖上失去提升的機會,死後下地獄刑滿後下輩子投胎成下虫獸畜禽 。婆羅門祭司描繪的地獄場景恐嚇是:跨階級通婚者要週而復始地受炮烙之刑(抱著燒紅的鐵人)、至於重大違反種性紀律者如扇動種性間衝突的地獄的處罰是:丟入髒水中煮熟然後扔給水族動物吃掉。頂撞誹謗婆羅門的要被烏鴉啄去舌頭(拔舌)、、、(注意這是地獄刑期中不斷週而復始的處罰)

也就是來世的靈魂救贖、地獄天堂的判決、社會身分、部族認同和經濟地位同時失去依靠,這樣的威嚇和處罰將一個人的來世今生地獄天堂全部包辦了,真正是古今中外史無前例的,賤民如果是不規矩神通廣大的潑猴,種性的宇宙世界便是老君的煉丹爐或如來佛祖的五指山。

 

仙人瑜珈苦行者

 

但是有一種人不在種性之列,卻是印度宗教文化中非常特別的存在雖然不被婆羅門祭司接受(部分取代了婆羅門的神通巫術地位),卻廣為印度人所崇敬,其地位甚至在吠陀諸神(雷神天帝因陀羅等眾神)之上,那便是瑜珈苦行者,在印度被稱為”仙人”仙人不但撰述很多聖典例如兩大史詩«摩訶波羅多»«羅摩衍那»(雖然事實上不太可能一個仙人便可以撰述這麼長的內容,就像希臘史詩«伊里亞德»>>«奧德賽»不可能由一個盲詩人荷馬編出來是一個道理 ) 仙人通過發願與苦修可以震動天地令諸神震怖甚至驅使諸神 仙人的名聲和崇拜甚至連佛陀逃離宮殿想洞悉真理時第一個追隨的團體便是森林裡的苦行者仙人(佛陀這次修行失敗幾乎餓死,被牧羊女所救,後來轉向其他方式才悟道的)

即便是尊貴的羅門階級其一生的理想也規劃分為1..梵行期(最少十二年從師學習吠陀經2..駐家期(居家當祭司傳授學生)3..林棲期(躲到森林裡發願苦修冥想)4..隱遁期(退出凡俗莫名以終外文化的人以為是無所是適地等死(聖地瓦拉那西的恆河畔很多老人就是這個階段))。其中隱遁期是終命前的靈魂歸席準備。林棲期的行為模式其實也幾乎就是瑜珈苦行精進自己的冥想願力亦即階段性的仙人之行(可稱為婆羅門的進階班)由此可見仙人雖不屬種性之列但地位卻十分崇高 

 

天職業報輪迴因果律

後來的另一部聖典«奧義書»更整理出業報輪迴的因果律,所以婆羅門教在種性制度、因果律業報、血統膚色、經濟職業行會的結合之下,人的這一生遭際是你前世成績單的因果呈現,所以認真執行你的天職,正所謂:「若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這也是印度人對於當下這一生非常認命,而且甚少階級鬥爭的原因,不滿者不通過戰爭而是通過宗教改宗(信仰另一種教義的宗教)來解決。

關於種性上天賦予的天職在«薄茄梵歌»裡黑天(毗濕奴神的化身)說給懷疑戰爭價值的英雄克里什那(或說阿周那)的詩歌中可以看出休論戰爭的意義後果,不看人間的兄弟親族對立、殺伐的慘烈代價、、、這些現世的現象都不應該動搖作為剎帝利的戰爭天職,在輪迴的準則上這些都不影響救贖,反而是質疑、猶豫、不忍等等違反天職的動機會產生業報的負面影響。而後來的傳說也說天帝因陀羅(當時的神格還很高)接納導引了這場最慘烈的戰爭中(摩訶波羅多),雙方英勇的戰士的亡魂去了天堂(有點像封神榜)

 

這種有點愚民色彩的結構,到了西元前六到五世紀時(春秋末年),開始被一些智慧者挑戰(清醒的主智派),其中尤其以大雄(或翻譯為大勇)的耆那教(現在有人簡稱誤傳為老鼠教)和釋迦牟尼的佛教最為突出。這二位堅決反對種性,認為為人人都可以追求涅槃、也拒斥婆羅門階級的壟斷祭祀儀式以及用艱澀古梵語的吠陀經典的獨佔但是沒有否定因果律。

業報的負面影響。而後來的傳說也說天帝因陀羅(當時的神格還很高)一併接受了這場最慘烈的戰爭中(摩訶波羅多),雙方英勇的戰士的亡魂去了天堂(有點像封神榜)

這種有點愚民色彩的結構,到了西元前六到五世紀時(春秋末年),開始被一些智慧者挑戰(清醒的主智派),其中尤其以大雄(或翻譯為大勇)的耆那教(現在有人簡稱誤傳為老鼠教)和釋迦牟尼的佛教最為突出。這二位堅決反對種性,認為為人人都可以追求涅槃、也拒斥婆羅門階級的壟斷祭祀儀式以及用艱澀古梵語的吠陀經典的獨佔但是沒有否定因果律。

種姓.PNG圖片:丁三龍

佛教興衰在印度

先不說耆那教(那就太長篇了),照理說佛教這種眾生平等反階級劃分的理念應該收穫信眾甚豐更可長可久,可是為何從佛陀之後幾番起伏,佛教卻在印度卻幾乎滅亡,甚至連佛陀的出生佛教徒聖地嵐毘尼”(像耶路撒冷之於基督徒)也完全被淹沒,還要二千多年後才被考古學家挖掘出來呢?曾經輝煌的佛教古蹟、塑像、佛學研究中心、、、幾乎全部毀損?歷史的長河太長千端萬緒,在此僅從佛教發展的內在理路和外在環境簡單分析:

  • 出家逃離

 

佛教嚴重的逃離世界性格(出家)缺乏與俗世接軌的俗人組織:印度佛教除了僧團之外,廣大的一般人並沒有任何被教團組織納入的機制(除非你出家為僧尼)。救贖的對象更是讓組織內縮的重大因素,教義裡或佛陀生前是漠視俗世一切的(佛陀連王子都不當了),只有跟著進入僧團組織成為僧尼才可能達到涅槃成佛,佛陀逃離皇宮修練悟道後,也是這樣將兄弟妻兒引入僧團。僧團以外的一般人僅能供養累積功德,無法達到入滅   ,   頂多可達天()層級,但天人終必五衰,天國居住是有期限的,享完福報還要再入輪迴(大乗佛教說六道分別是(神仙)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除非涅槃成佛否則靈魂永遠在此六道輪迴)。

救贖對象的自限當然會導致傳播困難信眾基礎狹窄,後來的北傳大乘佛教(大乘意義為大船可以渡化更多人到彼岸去)和南傳佛教小乘(小船只渡化少數人或自己),各自發展出自己的論述,尤其小乘佛教傳遞到錫蘭(斯里蘭卡)、泰國、緬甸等地就是以短期出家為僧替代正式的僧團身分,成為可以被認可的被救贖眾生。

我常用字在中文造字來解釋佛教意義,一個字旁右邊是個字,意思是一個修練到不是人的人,去除了身為凡人的一切習性的人。印度佛教真正徹底是一種人生自己與自己的關係,深切逃離與漠視現世的主智主義。

 

  • 涅槃最高救贖與經濟衝突

 

印度佛教這種主智(高度自覺的智慧)救贖的涅槃,層次太高不符合一般人的需求,特別是經濟連結(相反的競爭者印度教(婆羅門教的改造宗教)經過商竭羅等人改造,建立了跟經濟職業行會結合的生計機制)

閩南語說:「顧佛祖也要顧腹肚」正足以說明此一經濟決定因素。佛教僧侶僅接受供養幾乎沒有自給自足的能力(因為要全心全意向梵)。如此接受俗人供養又說俗人無法涅槃  , 豈不是相矛盾?

 

  • 巫術和偶像崇拜。

 

馬克思-韋伯指出:全世界的有情眾生(俗人)最簡單最直接的宗教訴求只有二種方式:巫術(神通)和偶像崇拜。可是佛陀原始的教義思想裡,雖然承認天地山川神祇,但沒有任何一個神可以渡化讓僧尼達到涅槃,也就是沒有神通或巫術可以幫你,唯有靠自己修練(導師指導同儕共勵之下)。佛陀生前也不讚成弟子為其身後塑像供偶像崇拜(雖然後來信眾還是很喜歡塑佛像,正如韋伯說的這是有情眾生的天性)

印度佛教根基源頭就是不強調神通可以救贖,修練的終極是成佛不入輪迴,而不是成為天國的神或神旁邊的天使,這似乎有些不符合有情眾生的希冀。

 

  • 統統治者的手段期待

 

佛陀和佛教一貫反暴力反戰爭的這勿庸置疑,但這在武力征服者伊斯蘭教統治印度時就成了無法接受的缺點,在這一點上印度教(改良過的婆羅門教)相較要比要符合統治者要求,至少剎帝利階級就是武士天職就是參戰,吠舍、首陀羅也可以經濟生產供民生與戰爭之用,所以印度教比佛教更符合政治統治者的目的。

和政治的關係也與佛教在印度興衰息息相關,西元前三世紀(佛陀涅槃後200多年)來自下層種性的孔雀王朝經歷三世征戰之後到了偉大的戒日王(佛教的第一個轉輪聖王)掌政,統一全印度之後放下征戰,皈依佛教發展出一套文官體制讓佛教達到顛峰。之後貴霜王朝(西元一世紀)佛教又輝煌了一陣子。到了笈多王朝和戒日王(西元三到七世紀)時期,就算法顯和玄奘到了印度,見識到的已是印度教和佛教並行(不強加干涉),但君主本身就是個婆羅門血統者,戒日王雖禮遇玄奘,但玄奘的著作«大唐西域記»中寫到印度已經是「婆羅門之國」,所以可以確定的是玄奘求法時期已經算是佛教在印度的落日餘暉了,此後印度教益盛,而失去轉輪聖王的佛教日漸退縮。印度教復興後被視為宗教和社會種性異端的佛教也被主流信仰壓迫,加上伊斯蘭教入侵之後婆羅門階級與回教的結合,佛教徒即被視為清洗的首要目標。

伊斯蘭教1196巴赫蒂亞爾.哈爾奇軍團攻佔比哈爾地區,那爛陀、菩提伽耶崩壞。1203回教徒屠殺佛教並燒毀印度超行()寺,佛教在印度本土基本已經消亡。

那蘭陀寺遺址.jpg

圖片:維基百科 那蘭陀寺遺址

 

結論

 

伊斯蘭教進入印度之後印度教佛教都遭遇打擊,但一亡一存何以致之?正像此文前面所講的佛教的幾大因素:

A.. 嚴重的出世觀念:缺乏入世的凡人組織,非僧尼的一般人難以被救贖。

B..非暴力反戰爭:相反的印度教中剎帝利有戰爭天職(這可以從聖典薄笳梵歌看出)

C..無生產能力:印度教的各種性和行會職業結合成經濟組織。

C..不符合一神的伊斯蘭教反偶像(佛像)崇拜(二教一樣被整肅)

D..出家剃光頭:明顯的異類,被伊斯蘭教第一順位排斥屠戮。

E.. 佛教徒肅清之後如果再清洗印度教徒那要統治誰?

迴音

西元前431年佛教在佛陀涅槃後第一次結集。西元前331年第二次結集:佛教初分上座(傳統長老)、大眾(中低階僧眾)二部。之後分裂為小乘(上座)南傳摩哂陀尊者帶領上座部僧團進入斯里蘭卡再傳到整個中南半島)、大乘(大眾)北傳北印度而後漸次傳入中國再日本、朝鮮半島。

南北各自都有相當順應俗世崇拜要求進行調整(神通與偶像崇拜),吸納了該國自有的文化信仰  和混合著一些印度教(婆羅門教)的眾神。所以諸多菩薩(偶像)在大乘北傳地區大展神通  ,  遍地開花拯濟苦難的大眾(諸多菩薩、羅漢、孔子、關公通過菩薩和許多佛祖的普遍信仰,想像中西方極樂世界的萬丈金華,終於成了俗語說:「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的境界,宏偉的寺院是精神堡壘而佛學大師則是卡里斯瑪的魅力感召領袖,如此接壤的轉化讓俗家眾(居士)也成為堅定的支持力量,雖然有幾次的滅佛運動,但已無法撼動根深蒂固的佛家慈悲肩膀吸納俗世凡人了。而南傳則允許短期出家成為可以最高救贖的對象,並且將國王與轉輪聖王結合(這在前泰王蒲美蓬可以看到很深的崇拜套用)。等等諸多努力終於成為世界前三大的宗教。

如果用歷史長河來看宗教存續也像生物一樣進化著  ,  所以婆羅門教化身修改成印度教(其中也反向吸納了佛教和耆那教的教義)、亞伯拉罕教變成伊斯蘭教和基督天主教、原始佛教化為大乘小乘一點也不奇特  ,  而留在印度的佛教徒在失去轉輪聖王的眷顧後,演化調整的步履蹣跚加上又凶又猛的「黑天鵝」襲來,佛教在印度終至仆亡。

 

後記:這一篇牽涉太大的議題,實非疏陋如我可以駕馭,僅將學習所得簡單整理。

阿育王.jpg

阿育王雕像:維基百科

注釋一:轉輪聖王:在古印度神話中對於神權政治的諭示,當統一全印度的君王出現時,天上將會出現一個旋轉金輪,它能無堅不摧所向無敵,作為他統治權力的證明,神話中的毗濕奴即持有此聖器,後來佛教援引此聖物成為法輪。釋迦牟尼佛出生時曾有仙人預告 : 此子長大後要不成為統一世界的轉輪聖王,另一種可能的是成為無上覺者渡化眾生。

後記:

文學哲學特別厲害的印度卻幾乎沒有系統的歷史記載,我想這和知識祭祀神通巫術壟斷動機下的口語授受有極大的關係,婆羅門和仙人們還會用各自的理解和立場(種性)去竄改解釋,哲學、神學、史實、故事神話甚或童話常常是混淆不清的,諸神的位階和時空順序也常常穿越反覆,更常以詩歌的形式展現,經常寫著寫著就來一段詩歌(就像西洋歌劇或東方京劇歌仔戲一樣)。加上翻譯者除了三大神之外幾乎所有的名詞譯字譯音差很多,閱讀起來痛苦的很,以我的資質想整出一條理路實非易事。

 

這一篇牽涉太大的議題,實非疏陋如我可以駕馭,僅能將學習所得簡單整理。邊寫邊複習不斷增修內容。

 

鐵丁三龍08,26,2023  台北   09,08/2023  修訂再修訂

 

鐵丁三龍08,26,2023  台北   09,08/2023  修訂再修訂

 

arrow
arrow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