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今古
包裝材
剛過年;鄉下屋旁的空地上堆棧著一落落回收資源,幾乎都伴手禮盒拆下來的 , 用來外包裝的都是喜氣洋洋的大紅紙盒和提袋 , 當中塑膠類最蓬鬆的就是俗稱"泡殼”的東西,這是讓人無法理解發展出來的東西,這透明的東西澎起來頂住門面,上頭來兩片用真空包套著的肉乾外加紙板格局挾持著,於是六片肉乾就是打扮成吉慶喜氣的禮盒,再用提袋拎著就可以打通人際,總重量的七成以上都是紙和塑膠,剩下不到三成的誠意,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收的是這些包裝材料還是肉乾。
日本禮數
以前上班時公司有幾個日本駐在員,每回他們要回日本述職時就會找來賣高山茶的商人,除了挑茶葉之外更仔仔細細地挑選包裝材,那是我第一次見識到"四兩"高山茶可以裡三層外三層像【和服】一樣變成好大好澎派的伴手禮。以前沒見識過的四兩裝現在習以為常了,這些年下來甚至有二兩裝的,真是好個日本禮數!
十幾年前聽說日本還有包裝學校,一個個和服女士(據說穿戴一套和服有幾十個配件和很多大小布絹絲綢,前前後後要用去幾個小時、、、)用各式各樣材料教人精準而美感地呈現伴手,務必將最少的東西增加最高的附加價值,十公克的米果可以當禮物伴手!、、、一樣的路數;真的是底墊上頭二塊五平方公分不到厚約半公分的蓬鬆烘焙米果、、、
喜餅胸衣離婚率
這股華麗浮俗台灣人近年學得青出於藍勝於藍了,君不見年輕人的訂婚喜餅,從厚實呆重的豆沙或滷肉大餅敵不過重量不到十分之一的西式小餅乾之後,大家競賽一樣地誇張設計出外提袋和紙盒(甚至用鐵盒),那顏色之漂亮、設計之精巧、金玉其外閃閃光輝,拆開時簡直就是場服裝秀。沒兩下就繳了口稅,據說一套要近千元!
吃完了餅乾剩下這美麗的空虛,捨不得丟卻又占空間,一個個是一次次的婚約,堆成每個人約定成俗的、、、。
「只要曾經擁有,不在乎天長地久」,就算擁有是假的也好,恕我失禮;就像女性的胸衣,不管是”水餃””鍋貼”還是”充氣幫浦”,總之面子是撐起來的!:「自然就是美」過時老口號了!
但:「理想是豐滿的,但現實是骨感的」,表裡不一終難長久。所以無怪乎離婚率越來越高。
外婆的花布巾
很小的時候外公家大拜拜,我阿爸騎著大大的有著貨架的鐵馬載我去吃喝一頓之後,外婆把好料再打包一份用薄薄的花布巾包兜著;油油的雞腿和豬肉溫溫地塞到我的懷裡,在那吃食缺乏的歲月裡那才是厚實真誠的愛意。如今吃食不缺的年代裡,包裹真實吃食的占比越來越少,裝襯的虛浮越來越多,何止是喧賓奪主,根本就是心意詐欺的"金光黨"(金光其外)。
以前白米地瓜花生是論麻袋或算擔的、現在不是論斤而是秤兩甚至是幾公克一個包裝,人們生活富裕之後出手反而涼薄,涼薄中又好面子,所以跟泡殼一樣硬充蓬鬆再表面功夫一下就是人情往來了。
可口奶滋
小學六年級我參加完縣運會後,老師把剩下的補助費用分給我們,我第一次有能力買下一整包【可口奶滋】,它紮紮實實沉甸甸地就是一整條幾十片,打開時還會無可避免地弄壞幾片餅乾,我吃過幾片甚至沒法再完整把所有餅乾包回去,藏到阿嬤棉被裡還能招惹數十隻螞蟻(我照吃!)。
去年我懷念這股耶奶味些又買了一條回來當茶點,手上輕了許多倍、打開來又是泡殼的戲弄,餅乾剩下十幾片價格卻高了很多倍。
結語
我懷念花布巾;包著滷肉大餅的花布巾。我想念以前六塊錢一包的可口奶滋。
現代過度包裝的又何止是伴手禮和吃實,還有被襯墊起來蓬鬆鬆的…人情。
人啊!人啊!包裝!包裝,"包"好就行了,幹嘛"裝"那麼大門面呢?
圖:取自網路 文:鐵丁三龍 時:窮極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