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雞母蟲獨角仙美津濃

   thY29FS2B2                                                             97.11.22

自從孩子把午餐的錢拿去買甲蟲王者戰鬥卡後,我才真正認識道甲蟲熱的流行。去年和球友相邀一起去參加「捕蟲行動」,實際上是想讓孩子更體認到甲虫的生態也希望不要沉溺在螢幕上的蟲蟲;而真實地知道環境與甲蟲的關係。

 

    傍晚,我们相約到了台北南方的山區,為了兩個心不甘情不願的「小人」大人只好先「撒網」帶他們去找姓「麥的叔叔」那裡吃速食,然後開車進入山區。響導的朋友早上已經先來「撒餌」了,所謂的「餌」就是些果皮或有些爛掉的水果,然後用樹葉朽木蓋起來,到了晚上七、八點,再去翻出來找找看有沒有覓食的甲蟲。

 th469U9UH4

星期六晚上八點吧,這以往渺無人跡、走來心裡發慌的山徑,居然停了好幾輛車,每個都全套的棍子、蟲盒、捕蟲網、手套、手電筒、防蚊液- - - - -都是些「戶外教學之家」,大家都在亂翻亂搬、有的推搖樹幹,多少都有些收獲,孩子们驚喜的歡呼此起彼落,有時候也會被螞陸、蜈蚣等嚇的驚叫連連。其間有幾個騎機車、頭上還戴著探照燈、穿著黑膠雨鞋的「專業人士」出現,整條山徑竟像營火晚會後的探險一樣熱鬧非凡。

 

    我的孩子愛湊熱鬧但不敢下手,朋友向小獵者情商一兩隻要送,但我家這兩個一直不肯收,一直到我們兩手空空離開。回程的時候,我問他們;得到的回答是:「獨角仙只不過出來覓食,為甚麼要被抓去賣」。

 

    甲蟲(學名鍬形蟲或兜蟲)還是蛆的時候我们一律稱為雞母虫,大的約五公分長肥肥圓圓的、通體潔白窩在土裡,長大後最大隻的就是「牛屎龜」,有這麼不雅的名字是因為甲蟲媽媽會把卵產在自己用爛草堆的糞球上(通常是牛糞),讓小寶寶一出生就有養份糧食,順利長大成蛆虫。成蟲求偶時會打架,這昆蟲界的大力士,愛比力氣,通常會把對手頂起拋出去(可以舉起體重十倍的重物),它也是最盡職的父母,不斷的屯聚糧草(滾比自己大許多倍的糞球),為了孩子的成長預作準備。

 th05J4KSR6

小時候通常挖到了都給雞鴨補充蛋白質,秋冬犁翻的土中常常可見幼蟲,成蟲大部份出現在夏天。曾幾何時牛屎龜成了大家收藏的寵物,高檔罕見的幾千、上萬元一隻(那些吃了許多蟲的雞真的是豬八戒吃人蔘果了,而那吃這些雞長大的人是不是要重新估量自己的身價呢?)。前些年還有位日本學者試圖偷渡輸出,結果在海關被逮,從此更興起一股風氣,身價節節上升。沒了泥土、牛糞、爛草的牛屎龜開始住進格局方正乾淨的塑膠盒子、有了專用乾爽的枯木、甚至改吃專用的果凍(玩具店有賣),養尊處優起來了。

 

    <<莊子>><<養生主>>:「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 ,不蘄蓄於樊中,神雖王,不善也!」,兩千多年前的雉鳥如此,今天殺蟲劑下餘生的獨角仙何嘗不是!看來「火金姑」就幸運些了,因為無法「蓄於樊中」當寵物,所以毒後餘生還可以在每年春夏之交,自由炫爛的閃耀生命的光芒。

 

   但說到雉鳥,台灣的山雞藍腹鷴就更可憐了,現在只能在鈔票上才找的到身影了。只能說當流行走到那個物種身上就該誰倒楣了,在人類主持的世界中。

 

 

關於雞母蟲後記:              103.06.06

公車站的獨角仙

 

    在寫完上述文字的六年之後,我們都已遺忘這天關於甲蟲的記憶時;上個月居然在夜間公車站牌邊的花圃上發現一隻獨角仙;黑黑的大個子在來往雜沓的人群中卻是如此危險孤立,任何一個下一秒都可能是牠生命的最後一秒。我同兒子捉了它蓄養起來,心想這甲蟲不知經歷多少磨難了,先幫它調養好等力氣足了再放生到山上去。

 

 

於是我們開始查閱資料關於蓄養的方法,找來紙箱挖洞給它棲身、折來樹枝削些木屑模擬自然環境、鳳梨皮是水果攤要的、荔枝蘋果是捨不得吃的、還要適度通風採光噴水保溼、、、。心態上有一點憶起來捕蟲的那一夜,心裡納悶著,莫非"蟲緣未了,註定有此遭遇。

 

失蹤IMG_20140606_225619

                                              

    第四天晚兒子要餵食噴水時,不見了這個大個子,一時間慌了手腳全家出動從前陽台到客廳浴室、、、只要比一個硬幣大角落,桌椅底下、花盆、水罐、抽屜狠狠搜了二天,最後我用上了誘食法,摹擬本文前段的捕蟲方法…..在家裡、、、、還是不見蟲跡。我還從陽台望向所有可能失足墜落的地點,用手電筒到樓下地毯式搜了兩趟,每一個可疑的黑點點都是希望……失落。

 

我們開始彼此安慰:「我們已經盡了一切努力,其他的怨不得我們,萬般都是命了」,話雖如此;可不甘不忍的是和雞母蟲的緣份真要這樣不明不白地結束嗎?好歹有個結果吧!

 

復得與揮別IMG_20140617_213937

 

   它躲到潮濕的細頸花盆裡,我明明曾拿起來搖過往下倒過,可它就是在那裡被發現的。失而復得的感覺最是彌足珍惜,我給了個塑膠容器鑽上孔還罩著防蚊,小心地呵護觀察,看見飢餓的蟲子在鳳梨皮上的進食,成就感油然而生。

 

但復得的喜悅也更催促出一種省思:這畢竟不是它該待的地方,它還是要回歸土地、枯木、落葉、甚至是爛泥腐敗的雜碎,那才是它的生長所需。

 

無法否認我喜歡這孔武有力的大塊頭,甚至把我最心儀的武俠人物<<蕭峰>>用它來比擬,還寫成<<玻璃杯裡的甲蟲>>一文登在報上(部落格同名有改寫版)。我偏心地眷戀;又怕一個生養不好葬送了它的性命,就這麼掙扎、心裡拔河七天之後的夜裡,我喚來兒子拎起獨角仙和它的"豪宅",開車上山了,終究這一天還是到來了!

 

我用車燈照清楚了周邊,確認這是廢棄已久,好些年沒有人走過的鋪滿了落葉孤木周遭,還有陰潮可以喝水的地方,放幾塊它最愛的鳳梨皮再用葉子蓋上,營造一塊寶地農場。    

 

    從盒子裡請它出來時,感受到他號稱昆蟲王者的力氣已然恢復,一落地身體的移動便讓枯葉蟋索出聲,它迅速攀上枯枝像回到想念已久的自然天成的家。沒錯;它是屬於這裡的。

 

   回程上我想著【美津濃】匆匆出現又離開我們關注的緣份所為何來?是數年前我們放棄捕捉的情份未了,本就是來完成彼此的?還是我<<雞母蟲>>一文太過簡省偷懶留白太多,它是來幫我恰如其分補足圖畫使他更好看的?謬司派它來的!派它來幫我寫上完成這一篇後記的。

 

 

註解【美津濃】

剛撿到他時 , 我以一只美津濃Mizuno鞋盒挖洞讓它進駐當下便為它取了"美津濃"這個名字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鐵丁三龍 的頭像
    鐵丁三龍

    鐵丁三龍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