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鬥之島芝山岩

 

漳、泉、粵

 

漢人來到台灣從四百年前開始,一直到1949年最後大規模「轉進」之後,分成好幾「梯次」的抵達這個千年前稱為「夷洲」的地方,今天除了原住民之外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漢人便是這麼來的。泉洲人先發;漳州人繼之耕耘這塊地,三百年前開始爭奪水源,於是某些泉州的姓不與漳州的姓不通婚,後來粵(客家)人來了,又開始了更複雜的三角鬥爭。

 

康熙年間反清復明的「鴨母王」朱一貴、杜英君內部也鬧閩粵之爭,後來杜投降清軍共同打擊朱一貴。乾隆年間林爽文之亂,林爽文是漳州人率眾攻擊鹿港泉州人林湊,報復他襲擊漳州人大本營之仇。林爽文的漳洲軍到竹苗又引起民怨再對上與清廷合作的客家鄉勇。割日時,日本軍都登陸了閩、粵還在打!就這樣恩怨糾葛互相傾軋,整部台灣開發史幾乎就是「漳泉」、「閩粵」的鬥爭。

芝山岩與泰山巖

 

         有一次我晚上在士林陽明醫院看護住院的祖母凌晨;實在受不了一整天的藥水味的我趁著喘息信步走過馬路爬上石階拾級上了芝山岩這塊蒼綠這裡大樹蔥鬱蕭瑟中卻一股祥和安靜這城市從未如此靜謐祥和摸著黑在不知名的角落挑一塊石頭坐下抽根菸享受競爭社會中難得悠閒開朗 

墳頭

 

   許久之後斜月輕灑出來銀光照著我旁邊幾尺外的另一塊矮石我覺察到一絲詭異趨前點了打火機ㄧ照隱約看見時頭橫街面上刻著字 ,  ...細ㄧ看,,不禁脊背發涼這是ㄧ方簡陋的墓碑 ....連同我休憩了好的和周邊的矮石頭都是 ..


    
後來我查了一下資料 ,.. 漳泉台北械鬥期間敗退的漳州人被驅趕至此依地勢死守也將死亡同鄉草草掩埋於此那ㄧ夜的菸癮又讓我用更深刻陰森的方式體驗了這些爭鬥的代價

 

艋舺發生過張權間的<頂下郊拼>就連我定居的泰山都曾於清咸豐年間發生械鬥 , 又是一頁血淚.....

 

山頭

 

經過長時間洗磨,漳、泉、粵的鴻溝日漸消泯,很多也通婚成為親家了。但1949年國共內戰,來自全中國各省的雜牌軍撤到台灣,其時軍紀不佳與民風不同導致衝突發生、反共抗俄大纛下的戒嚴中多所抑制本土文化、加以還有日據時代崇日派的遺緒相掺,合併成為互相排斥的語言文化。

 

於是漳、泉、粵之外又產生了外省人這個有濃厚地域色彩這的統稱,蘊含的排他性在解嚴之後公開爆發開來,本土意識極端抬頭屢屢成為廉價的政治操作的口號,尤以兩位總統之尊鼓動風雲二十年,遂噴發成不可收拾之勢,本土化與去中國化成了政治顯學,只差不敢把祖先請過來的媽祖、三山國王、開漳聖王拿去劈了當柴燒之外,連自己的血統都選擇性片斷的記憶了。政客操弄起無形的山頭,加封自己專利當起山大王,社會再度隱含一股不安的氣氛,各是其所是個非其所非,找不到交集。

 

其時很早以前這些頭人便是這些地域仇恨因子的受益者;我們隔著大漢橋看到左右岸的壁壘分明,昔日的五大家族哪個不是由此發跡為紳豪,有人再去勾搭當政甚至賣起鴉片。羅漢腳被頭人收納、搞起廟宇、社團、宗親會、政治插旗、像動物撒泡尿一樣標示勢力範圍,也不知道信奉跟隨的是神還是人。

 

不可燃的有機體

 

    剛發生開槍射殺了七十多人的挪威殺人魔,今天的新聞說他讚美台灣排斥社會多元化;這個白種人至上、自詡為現代十字軍的極右派,很欣賞台灣的種族或者說族群對立的部份,也就是說台灣的國際形象裡有很大的部份是排他性很強的民族主義,這是幸還是不幸?由悲情弱勢轉而為強勢壓迫者,無限制膨脹去壓迫他們所謂非這張看板的島內居民,但這些人出了島內它的本土意識馬上聲銷跡匿不敢聲張。

 

   這民粹風潮便是風雲,乃龍翔九天必踏,所以台灣能夠民粹到此君讚揚,這個社會真該對兩位前總統的功勳進行表揚,當然,其門派之下選舉時靠這樣口號維生的政治人物也該記上一筆的,因為沒有對立激盪、已過保存期限仇恨銜怨的罐頭、不挖出選擇性記憶的片段重演一次,它就沒有寄生的環境了,最好再發生更大的歷史謬誤擦槍走火,否則它的生命之源以經快要無以為繼了,於是散播加劇想辦法蘊釀,好個努力不懈。

 

靠揭短、罵人、栽贓、教人仇恨、煽風點火換高收入高知名度。這當真從簡單的氨基酸、蛋白質到單細胞,進化這麼久才有這種生物,專門回收再反芻這種勾當,這種很活躍的;界、門、綱、目、科、屬、種都歸類不到的不可燃有機體。

 

醬缸內的風暴

 

    其實這些奇怪不可燃有機體也是有選擇性;有品味的,它們也不是真正的民族主義者,所謂真正的民族主義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一竿子打翻所有「外人」,可這些先生女士專挑島內的鬥,再不然嘛斜眼看那些比自己落後貧窮的人種,但對於白種或者經濟發展的比自己好的富人,卻又一派卑懦的樣子,這些人心中自有一把秤量的尺,某些國家是上國;某些是番邦,然後就是一路「事上以諂,臨下必驕」的雙面嘴臉。

 

這和魯迅鞭笞的某個被這些寄生者痛恨的「番邦」的人性竟然一個死樣子,正是「弱者拔刀;向更弱者」的活脫脫寫照,唉!真的;這些人真的是同文同種啊!一百年過去了,同一鍋醬缸泡出來的竟如此神似;神似中卻又豆鼓看不起蔭油、蘿蔔不接受白菜,利用最小的差異劃分、內鬥,靠這樣的能量發酵成「醬缸內的風暴」。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鐵丁三龍 的頭像
    鐵丁三龍

    鐵丁三龍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