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風蕭蕭兮易水寒

 

西元前二二七年荊軻刺秦王。

燕國太子丹與秦太子王贏政相善後交惡,逃回燕國極思報仇,時秦國已有氣吞六國一統天下之勢。 於是一場忠孝節義、機詐謀略的故事堂堂演出,雖然有秦舞陽來壞事 但易水送別早將情節拱到最高潮,至於刺殺不成是否因為要生擒之則不得而知了(也想學曹沬對齊桓公之舉吧)只是憑添扼睕嘆息罷了。

 

絕響

 

荊軻的好友高漸離是個盲眼的樂師,為報好友之仇的最後一筑之擲,作了刺客列傳絕響回音。迴盪在歷史的天空,久久不絕。盲刺客以樂器行刺今古曠絕。

 

春秋戰國士大夫之怒

 

   強侵弱,大凌小,懸殊之際始有刺客之行,<<戰國策>><<唐且不辱使命>>中記載秦王吞韓滅魏後強要安陵這個五十里小國,秦王恫嚇使者唐且

 

:「天子之怒則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唐且問秦王可知布衣之怒:「夫專諸之刺王僚也;慧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蒼鷹擊於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與臣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槁素,今日是也」秦王為之色撓

 

「這三人都是平民百姓,他們胸懷怨恨天相為之異變,加上我就算四人了,我發起狂怒來就與你同歸於盡,血流五步,天下人都要穿上孝服,今天就是時候了」秦王屈服了。)

曹沬的更有一種責任的體現(我輸掉的江山我負責要回來)

專諸化身廚師,將劍藏於炙魚(料理過的魚)之中最富創意;並讓魚腸劍傳為千古神兵利器,為後世武俠小說所取材。

要離是一個充滿自我矛盾充突的故事,後世永遠不知道他既深知仁義卻又讓自己走上一程既輝煌又自我無法救贖的殺戮。我想慶忌的氣度格局讓要離無法不自殺吧。太史公也索性未將他列入<<刺客列傳>>

豫讓三刺最稱離奇;報恩有序,不用堆疊情義卻又合度合禮其與趙襄子問答於刀劍之間氣概中說理明大度泱泱。

聶政親疏安排的恰如其份,武功最高,戰鬥慘烈激壯空前絕後(令人想起張徹電影的盤腸大戰暴力美學)。乃姊感天動地也膺烈女,整個故事再無缺憾,令人酣暢淋漓又低迴再三。

而軻刺秦堆積的戲劇張力為最強:從太子丹與贏政恩怨情仇已經夠寫一大冊的,加上秦將樊於期被抄家投燕、鞠武說天下之勢、引見田光、光進荊軻到樊於期自刎的人頭贊助、田光的以死明志,恩怨情仇糾葛難清,終於譜成: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千古絕唱。

從曹沬到荊軻,這樣的太史公司馬遷,今之武俠古已有之。更何況這是最偉大史書轟轟烈烈的事蹟,不是演義、奇、說書。在刺客的出場中霸主如齊桓公、闔閭、始皇帝為之龍套;偉大遠謀如管仲、趙襄子、伍子胥成了串場,格局高絕氣魄恢宏,節義忠孝;男性的情義,報恩輕生;生命盡在一劍瞬間的光采 。武之元素、俠之動力、盡在其中矣。

真可誇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因為,再無那樣的春秋戰國、再無那樣的太史公、再無那樣的管仲、曹沬、專諸、要離、豫讓、聶政、聶容、田光、樊於期、荊軻與高漸離了。

清代袁枚過荊軻故里時寫道

 

:「水邊歌罷酒千行,生戴吾頭入虎狼力盡自堪酬太子,魂歸何忍見田光,英雄祖餞當年淚過客衣冠此日霜,匕首無靈君莫恨,亂山終刺古咸陽」。

 

引刀逞一快

 

近代史有一位的生涯雖遜幾但也夠曲折離奇了,那便是清末民初的汪兆銘(精衛)汪精衛曾經試圖刺殺五大臣與末代攝政王載澧,未及發出一槍一彈即敗露被捕但是勇氣與犧牲自我照耀革命之心無庸置疑那種從容赴義的氣魄兼以文采風真成了全民偶這一首詩

 

:慷慨歌燕從容作楚囚,引刀逞一不負少年頭

 

便足以與豫讓等量齊觀

 

刺客被刺殺

 

二十年後日本已佔領了東北,汪與日本簽定『唐沽協定撈到第一次漢奸之也招來第一次刺殺(蔣介石逃過一劫)後來汪在日本佔領區內成立「偽政與抗戰到底的主流市場唱反調,至此汪在中國的歷史已經是天理難容第二次被刺在越南;這一場刺殺中「刺客還是未死於刺客之手,但後世的污名成了無法抹去的永遠死亡。最是可惜的是如果當刺客時死去它會是無上的英,但他不但活了下來還當上國府主席卻換來千古罵,換來被刺的命運,不管多少翻案文也洗不去曾經親蘇、媚日賣國賊之

正如這刺客將死之際說

 

:心宇將滅萬世休,天涯何處無怨尤,縱有前輩嘗炎涼,子孫無人作春秋

 

防刺之道

 

   一個人只要上了臺面必定與競逐者衝突,這時就很難避免成為刺殺者的目標,正所謂眾矢之的。如此說來搞政治還真是高風險的職業,但有沒有甚麼方法可以讓自己免於被刺殺呢?尤其是禍起蕭牆之內,來自身邊親信;最是難以預防的刺殺?

   曹操可能是個刺客(<<三國演義>>中曹操曾經試圖刺殺董卓未果,正史並無此記錄 ),可是當他權傾天下之時也意識到來自身邊可能發生的危機,所以心生一計遏止所有的殺機。據<<世說新語>>寫道:

 

「魏武嘗言:『人欲危己,己輒心動』,因語所親小人曰:『汝懷刃密來我側,我必說心動,執汝使行刑,汝但勿言其使,無他,當厚相報』,執者信焉,不以為懼,遂斬之,此人至死不知也,左右以為實,謀逆者挫其氣」

 

翻譯起來就是說:「魏武帝(曹操)曾經說:『如果有人想要殺我,我心裡就會感應到』,他告訴身邊的一個屬下說:『你藏把刀來我身邊,到時我會說感應到刺客把你抓起來拉出去砍了,你不要說我教唆,我不會真的殺了你的,相反的,還會重重謝你』,這人相信曹操,一點也不害怕,真的就被斬了,一直到死都不知道被曹操耍弄了。曹操身邊的人都以為他真的有第六感可以預知刺客意圖,想謀反的人因此氣餒挫敗」。

   真不愧千古奸雄,一齣戲就保住自身並嚇退所有意圖謀殺的人。

 

刺客亂鬥

 

刺殺自己老友(鮑叔牙)的主子(公子小白)的刺客管仲;救了刺殺自己老闆(公子小白)的刺客曹沬。刺客救了刺客的二千七百年後刺客被刺客刺殺,刺客刺殺目標自己未死得脫往往就是被刺殺(滅口),美國如此(刺殺美國總統甘迺迪的刺客奧司華在公開的場合被鎗手鎗殺)、以前如戲劇如好像也是如此

 

流星的光芒

 

死亡並不美麗;為權位之爭殺人與被殺更不美麗,但是刺客在一場歷史大戲擔綱時,他的出場永遠光耀萬無以倫比,讓所有的要角頓時黯然無光,雖然刺客只是過渡的,可能只是一顆旗子,但是當流星橫越天際的瞬間,誰會去在意天上億萬繁星。刺客正是這一種存在如此虛無又精確強悍的生命方式。

李白 <<結襪子>>

 

「燕南壯士吳門豪,竽中置鉛魚隱刀,感君恩重許君命,太山一擲輕鴻毛」

 

過去的刺客把武器藏在魚肚子、地圖或樂器中,現在的刺客劫飛機撞大樓、綁人肉炸彈- - - - -不斷翻新手法;這其中只有一個不變的歷史道理古今中外皆那就是當權位名利革命理想信念恩仇與狂熱不死,必定亂世不而刺客將生生不息永遠存在

 

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一起素霓生。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 - - - - - - -李白<<俠客行>>
」。

arrow
arrow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