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彈龍眼籽酒瓶蓋和打紙包子》

許久忘了龍眼的滋味,今晚吃著吃著忽然又想到孩提時的遊戲。當年我們沒零用錢買彈珠就去撿人家吐掉的龍眼子充當彈珠,雖然他的真圓度是不理想的。

通常是這樣玩的莊家與閒家對賭;手頭闊綽的莊家拿個長椅條放倒,椅腳朝向閒家背後一擋,也可以撿幾個磚頭或石頭圍成個”ㄇ”字形,如果臨時找不到椅條或磚頭就一屁股坐在地上,兩腿一開當是擋版了。莊家3-4顆籽當底基一顆堆上,像這樣堆一座稱為一拄(),就這樣在平行位置擺上3~4拄。閒家拿自己的籽到莊家劃線的距離外就位瞄準,蹲在地上用手指朝這幾拄弹射過來,衝倒那拄;那堆連同那顆彈出去的就都歸閒家所有。

没射中的全滾進莊家椅條磚頭擋下;或滾進大張其腿的莊家褲襠裡,都歸莊家了。莊家站起來抖幾下褲子或甩踢幾下,總能掉幾顆下來。這經常是夏日蟬鳴在三合院後榕樹下或亭仔腳經常上演的少年博奕。

别問我這些撿來的龍眼籽,多少螞蟻、蒼蠅舔過?甚麼人口裡吐出來的?別問我我衛生不衛生的問題,關於細菌病毒從來不是我們關心的重點。我更想知道的是你幾歲?玩過的請舉手!

一拄.jpg

談龍眼籽.jpg

入秋了

 

植物的籽終究無法長久保存,過些時入秋了,這些籽仔一如人的頭髮或皮膚,由油黑亮麗被風乾成灰撲撲的龜裂,不或是殘肉長霉;就是長出芽來的,然後全都丟了。一場夏日的小學制服短褲口袋裡的富貴輸贏就這樣全部歸零了,沒有一顆可以例外的。

當然;那些沒被撿來把玩逃過生機的,有可能在某一些天時地利氣溫雨水潮濕之下,幸運地在某個角落長出嫩芽,然後還要有一定的庇蔭遮擋,熬過四五個月的季風和鹽分,待到隔年就可以長到一尺來高,然後再歷幾次風霜,才能長成一棵可以累結甜蜜的龍眼樹,再誕下許許多多的龍眼籽,不過;在風頭水尾的海口地區,忙於生計田裡操勞的人們,不會有人用心去照顧龍眼樹,所以能存活下來的少之又少。

到了隔年;高大的龍眼樹再垂下飽滿精壯甜膩的果粒,去了皮殼,剝下童年的果肉,青春的新籽再給漸漸長大的孩子把玩。

年復一年。龍眼越改良越大顆也越甜蜜了,孩子的成長卻被生活與升學壓力擠迫的轉為苦澀的青春痘籽,孩子長大了、精壯了、枯老了,一如年年被遺棄的龍眼籽。

 

酒瓶蓋

 

柑仔店(舊型雜貨舖子)或婚喪喜慶的人家,是我們逡巡尋寶的地方,玻璃瓶飲料像是紅標米酒或是南風汽水瓶蓋也都是我們的收藏,一樣拿來互相彈射,直到被地面磨擦掉商標烤漆,然後開始生鏽;生鏽成不再回來的童稚。國小畢業旅行我們參觀過黑松汽水工廠,賺到了一杯氣泡甜蜜,但是我更關切那些瓶蓋是哪裡來的。

2265手遊網.jpg

紙包子

 

家裡多多少少有些哥哥姐姐的舊書本,紙拿來做成玩具通常是折紙飛機或按下屁股會彈跳的紙青蛙,這是比較常見的,但我們有另外的玩法所謂的”拍包子”,所謂的包子是拿張紙來對折再對折變成一個寬約四五公分紙條,再交疊戶壓在後折成一個如圖的四方紙包,各路好漢雌雄折好了包子開始”出資”,每人放二個包子到規定的圈內,然後各自手持一個包子對著圈內的包子砸去(這規矩很像釘柑樂(陀螺)),圈內的包子被撞擊後如果談起來翻面了,即代表攻擊成功這個翻面的包子歸攻擊的人。

紙包子.PNG

 

當然也可以二人對釘,反正只要攻擊一方能讓被攻擊的包子翻面,就算成功。就這麼單純,幾張紙加工一下也可以讓童年快樂一下午。

 

結語

然而;我們仍是人生裡偷甜愛玩的的頑童,為營生奔忙的歲月過後,我買了一把龍眼來嗑,嘗試著當吐籽而不是撿籽的少年,再買來一罐玻璃瓶汽水,然後拿來瓶蓋起子,用力地撬開那個想望的瓶蓋,但是一個失手酒瓶蓋"徛嘴”(歪掉變形了),於是將蒐集來的瓶酒瓶蓋都算上,再折了幾紙紙包子,回味一下那個時代的聲音和觸感。

三包.PNG

人生入秋了,龍眼籽灰裂了;酒矸蓋子銹透了,不能吃的紙包子呢 ?。只留著滋味,淡淡地在齒頰間甜甜地回味一下。龍眼籽一如已經經驗的人生;還是非真圓不能算計地碰運氣,但不能運氣的必然仍是走向焚化爐烈焰灼身。瓶蓋終究要生鏽的朽壞的。紙包子拍在地上的聲音比童年時特別宏亮,為甚麼呢?因為以前在土質的地上現在在磁磚地板拍擊,但終究;再大的聲響也換不到和我一樣的痴人來同遊少年,喚不回我們一起的童年滋味和開朗如紙包子爆炸的歡樂笑聲。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鐵丁三龍 的頭像
    鐵丁三龍

    鐵丁三龍

    鐵丁三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