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新法術與榮格(中篇)
資訊過載
承上篇的陳述;我又遇到新的瓶頸,因為一百本書之後我繼續極大量的閱讀,而且經常是無意識地跨領域閱讀,這使得記憶系統越發混亂而且互相干擾,這和我讀書的程序背景有很大的關係,因為我不是科班不是年輕時一個系統學習上來的,我煉低階文學、煉企管行銷、還想煉神話學、心理學、還帶一點形而上的哲學,可能處於樣樣通樣樣鬆的不上不下狀態。於是;很多文字和概念一再地出現似曾相似的感覺,這期間有時候我會回頭去讀過去唸過的書,藉此串連思維交叉比對,從舊文字堆裡再去發掘,可是我赫然發現,每次這樣重新練功太耗時間精力了。
從高涉入意識落入低涉入潛意識
更嚴重的是發現不管如當初讀書時如何感動或驚豔的段落,幾年以後經常是記憶殘純無幾都快忘光了。我知道我掉進”資訊過載”(Information overload)超負荷的狀態中。人的(可)意識狀態一如一部電腦的容量是有限的,而我這樣的”老電腦”可能記憶體本就不大吧?所以那些曾經被我從潛(無)意識拉出來到高涉入可意識層面;可以直覺應用陳述出來的,因為新的資訊進來、跨界的紊亂加上一陣子沒有應用,它又退回低涉入的潛(無)意識狀態。
我必須想辦法放大可意識的土地,不讓它溺水回去潛意識裡。
書與老婆概不外借
書的取得管道不外乎買新書、買二手書、圖書館借書等幾種方式。我不喜歡向圖書館借書,這和我的個人讀書筆記習慣有關,去圖書館幾萬幾十萬冊甚至上百萬冊書眾裡尋他千百度,找到幾本相關相似性的經典大作,滿心歡喜拿回家閱讀是一種喜悅幸福,可是卻會心癢難耐,因為我太想折書頁太想畫重點寫眉批了。可是道德心不准我這麼作幹,有時候看到借來的書被前人畫上幾筆,就想罵幾句所謂文明人的不文明。因為將心比心所以我寫過《書與老婆概不外借》的雜文,有興趣可以點入閱讀(痞客幫部落格鐵丁三龍明月清風專章)
https://tingwriter3.pixnet.net/blog/post/368291057
圖書館借書管不住手心養折磨,買新書自然是好的,可是經常遇到書絕版的問題,當然價錢也是一個考慮,於是二手書是另一個管道,現在的二手書已經不是舊書攤或光華商場的那個時代,書況有把關通常很不錯很乾淨,乾淨到我猜想上一手讀者到底有沒有讀過吸收,還是成心就有打算拿來轉賣的?我想這位先生女士的空間一定很小很狹迫,連本書都容不下,但同時間它的衣櫃應該很大收納很豐富,還有他為了買名牌鞋和精品非得把書賣掉吧?清出空間挪出錢買到收納對自己更滿足的東西是對的,可是書個子這麼小,小至常常順手一放找不到,轉賣價錢被二手書商抽高額佣金之後,可能只有百多塊元,真的有那麼缺嗎?
新書、二手舊書之後還是有找不到的書,於是我”求”孩子幫我透過網路拍賣去出價,拍賣再找不到怎麼辦?現在居然還有其他方式,我就買過絕版榮格的書,找到對岸簡體版,還是不知怎麼複印出來的,裡頭的圖表全成了一團碳粉的黑,實在看不出來原著的樣子。
如圖一/二。
至於很久以前況光華商場舊書攤的找書經驗,讀者如果有興趣請點入部落格鐵丁三龍《光華商場的二本舊書》
https://tingwriter3.pixnet.net/blog/post/177453599-光華商場的兩本舊書
書頁裡的摘精取華
現在;書到手了,開始閱讀我都會這樣做:
第一招:鉛筆折頁螢光筆
回歸到「資訊過載」的歇斯底里如何克服。書取得了讀起來又怕遺漏重點精華怎麼做?首先我會手工削好幾支鉛筆先伺候著(至於為什麼是鉛筆這是我的幼年情結,部落格有寫就不再引用了)。
我和許多人一樣,第一招就是畫重點標示精華段落,經常是第一次鉛筆;下次加上螢光筆(或先螢光筆在鉛筆),然後將書頁折個角,這樣下次在翻頁時就很容易翻到此頁,提高效率了吧?
這個方法相信很多人也都用過其中的一、二種方法,可是極大量的閱讀之後,要在書堆裡找幾個金玉良言還是很耗時,而且畫起來的重點經常還是再讀起來很陌生(前文說過的意識、潛意識)。我必須加深印象,一翻到頁次就心領神會,快速進入情境,然後提了精要就應用最新的寫作。
第二招:便利貼關鍵字
這方法是結合電腦和寫論文時關鍵是字搜尋文獻學來的,後來新書第一遍讀書的時候我便用上了這個方法。一般作者謄寫目錄是在每個章節寫上標題;標上頁次,章節標題名稱就是讓讀者的索引的,但是章節的索引名稱是作者定的,不是讀者自己感悟認為有用的,所以通常讀者必須先翻目錄、再翻閱該章節頁次、再把該章節從第一頁翻到最後一頁,找尋閱讀的重點和對自己有意義的精要。
為了直接翻到此頁,我通常第一次閱讀時拿幾張橫向裁細過的張便利貼,讀到重點時,除了用鉛筆螢光筆和折頁這些方式之外,我在便利梯紙末寫上我認為有意義的關鍵字(我的思考體系會用得上的,譬如讀榮格時的”母題”、”原型神話”、”同時性”、”煉金術””曼陀羅與圓形”等),然後將這張小紙條由下而上依次貼在該頁上(不能遮蓋了),不用翻書就可以露出來清楚看到自己寫上的有意義關鍵字。
如圖三:
這樣子「閱讀後自製的目錄索引」,可以讓我第二次和以後的閱讀以最快的速度翻到該頁,屢試不爽。
第三招:勇敢地塗鴉眉批成我的書
前面提到的,不管是不是要轉賣,多數人極力保持書頁的整潔,不轉賣的也可供起來擺飾,文化美容也是不錯的主意。可是我完全沒有這種書頁潔癖,鉛筆螢光筆之後,我會寫上屬於自己解釋加上其他閱讀和實際體驗的綜合理解,弄得整頁密密麻麻的,如圖二。於是同一本書我的經過又折又畫又寫再貼上關鍵字便利貼之後,"祂”總是既捲且厚,於是這是屬於我的書;我參與著作的書。
自己寫的書總是很不容易遺忘的不是嗎?雖然我大部分是私淑作者但也有相當的自我感覺良好啦!
如圖四:
對我而言,這書是幾千幾萬本同批出版裡最出色的,”我的書”別人休想染指,這也是我書不外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這樣的書借出去有時候(經常)借書者不會珍惜,甚至再轉借,弄破了甚至弄丟不是沒有發生過,諸君;如果你是我痛不痛呢。
還是記不牢
回到書頁上寫眉批;眉批上自我釋義可以加深印象,每一翻到可以馬上進入文字情境,可是我好幾次很多年後再回去書裡找尋,翻開來明明當年意象蓬發感覺得尋到寶一樣,可是隨著時光淘過,好幾次被自己遺忘的速度嚇壞了,曾經的山盟海誓如今幾無殘跡,這可怎麼辦才好?
別急:還有其他方法可以加速提高你的讀書效率,請看讀書兵法術(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