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頂商人胡雪巖(下)赤腳財神
第五章..成敗分水
胡雪巖橫跨諸多事業領域,身邊人也幫助他擴展版圖,加上他海派性格和紅頂子身份真可
謂處處逢源無往不利,保守估計他身家財產高達 ? ? ? ? ? ? ? ? ? ? / 真的跟他娶十二個老婆一樣
驚人 但是他畢竟有自身人格和用人上的缺憾:
一..成也用人敗也用人(宓本常、唐子韶)
幫胡雪巖管理錢莊事業的宓本常是他事業的第一個決堤的漏洞,他當然在胡雪巖創業開展
中做出相當的貢獻,當事業越做越大之後他再怎麼樣也就是個大掌櫃,他當然也聽過胡雪巖
崛起的"其貨可居”的故事:既然胡老闆這一番局面是從挪用收款為自己投資開始的(五百兩
)還偽造了收據;我宓本常今天比知胡老闆昔日不之勝過多少倍,當然可以、、、。所以宓
本常挪用了部份資金安全水位去作南北貨買賣(賺了錢我填回來就好了,比胡老闆你那招偽
造收據高明多了吧?)。
人有千算天只一算,哪知道載貨的海上鐵船(胡老闆在內陸運河有漕幫罩著所以我走海上
火輪船)。遇上中法越南戰爭衝突後的法國用水雷封鎖港口,"貨""船"真的就這麼沉了 , 資金
回不來了(商業金融有研究的讀者看這段故事不是很眼熟,沒錯;英國霸菱銀行的李森案就
是這麼搞垮一個國際大型銀行的),宓本常擺不平這個缺口潛逃終至自殺(當然外在也有敵人
故意落井下石)。
胡雪巖應該自己鑑照鏡子,自己當夥計怎麼起心動念搞自己事業的,怎麼他手下有些本事
的人不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這就是"丈八燈台"照的亮照的遠偏偏照不見燈台底下。;
馬上可以得天下但馬上不能治天下,當事業擴大以後內部的管理內控就是另一門本事了。
充分授權還是要巖格內控?
當然;用人的才德難兩全在這裡就凸顯出來了。
二..八個罈子七個蓋蓋來蓋去不穿幫
套句現代話說就是過長的財務槓桿,從錢莊和公庫過來的轉投資,轉投資的公司再找合夥
控股,連動起來、、、這樣動態(蓋來蓋去)只要不穿幫就可以了。但當錢當鋪莊出事以後所
有投資人(存戶)都上門來了(除了自己信用還有人放風聲運作擠兌),每個罈子都需要一個
蓋,所以結果可想而知了。
三..洋商事開著兵船來作生意的
在這麼長的財務槓桿之下,偏胡雪巖偏又在生絲上投了上千萬兩(嘿!睹期貨),然後又基
於義氣不轉投資整合工廠生產(社會就業考量),更賭意氣執意要和洋商對著幹,而正如他自
己說的:「洋商是開著兵船來作生意的!」。也就是和洋商對幹,洋將軍和洋政府就會出面
修理軟骨頭清廷,清廷連賠款割地都幹的出來那左宗棠胡雪巖算什麼?
三..非戰之罪 少讀書
胡雪巖事記帳收帳出身的,一生中連個秀才都沒有,也就是讀書不多,他只懂得人情
事故盤撋(應酬往來),古今借鏡的<<戰國策>>、<<國語>>、<<新序說書>>、、、都沒聽過
,知曉的大概就是演義小說了。
作為那個風雲劇變年代的大商人,胡雪巖的世界觀、科技觀、、、和那時代的中國商人相
比是進步的,可是當他和跨國級的洋商交手時是有不足的。
上述二點讀書與見識兩個缺陷或許讀者不是很認同,可是如果把胡雪巖和他的主要對手盛
宣懷相比,就非常明顯了(這點在高陽小說實在是太省略了,只提到五個字"對手盛宣懷"
,這應該是高陽不擅長商管實業洋務等所以刻意略過,這也是我們在讀小說時要刻意自行
閱讀提煉的極重要的關鍵,所以下章我刻意延伸論述)。
第六章..勁敵競敵盛宣懷
一..排左先排胡 倒左先倒胡
左宗棠不喜歡曾國藩更看不起曾的學生李鴻章,曾退休後仍有兄弟、兒子、門生當朝尤其
是李鴻章和左宗棠對著幹。於是李鴻章在政爭思考之下安排了:「排佐先排胡 倒佐先倒胡」
的策略。
左宗棠(南洋大臣)有胡雪巖,但李鴻章(北洋大臣)有盛宣懷,盛宣懷雖然只是秀才出身(這
點比胡勝出)但比胡年輕二十歲以上,尤其通透洋務和世界局勢比胡不知勝出多少:,我們簡
略看一下盛宣懷小檔案:
圖:網路
中國實業之父 :
輪船招商局、天津電報局、鐵路總公司、中國通商銀行湖北煤鐵礦、焦、鐵於一體的漢
冶萍公司. 第一所高等師範學堂南洋公學(交通大學)、第一座公共圖書館、第一所大學北洋大學
堂(天津大學)、中國紅十字會、、、。
二..李中堂是中堂 左宗棠不是中堂
來看整理的比較表:
製表:
最後我用一句自己發想的一句順口溜來說明這場勝負:
:「 李中堂是中堂 左宗棠不是中堂」
李鴻章幹到位人臣至尊的中堂大人(軍機大臣相當於首相)而左宗堂 ? ? ?
圖:網路
三..倒胡絕招六連發
至於李鴻章、盛宣懷是如何扳倒左宗棠、胡雪巖的呢 ? 簡單乾脆敝人畫了一個圖表一目了然:
第七章..塵緣如夢
一代雄主末路
一代的商場霸主:【錢皇、絲霸、兼藥王。米地、貨運、軍火商】加上二品大員
紅頂帶,累積財富曾高達上億兩白銀,這是多少財富?如果以銀價換算今日可能是
上千億新台幣,在今日也算的上富甲一方,但是這中間有許多盲點,因為以前是
”銀本位時代”現在銀本位早就不知所蹤了,如果換算成房地產和其他物價則胡雪
巖一定擁資"很多個兆”,加上一百多年前的生產力總值和今日的差距,可能就更不
只值這個數了
這是個多到浪漫的數字,在三十年之間快速積累,一如他妻妾成群十二樓。
但胡也曝露出他無法與時具進(外在環境PEST)和龐大商業地國管理的缺陷(內部管
理的核心力量)兩不足的窘境,他是屬於運用善舞長袖開疆闢土的人物,卻不是治理
企業體質和經營久安的企業家。還是那句話:「馬上可以得天下,但馬上不能治天
下」,龐大帝國迅速崛起又灰飛煙滅正是無法改變的宿命。一如成吉思汗的元帝國。
少讀書(政治謀略)和洋務涉獵不足(世界觀科技觀)加上對幹的敵人太厲害(李宗棠+
盛宣懷+洋商),似乎已經註定胡雪巖走上敗亡。
浪漫人生萬流歸宗
胡雪巖高明但不算頂高明的人生位什麼得到那麼多的吹捧和傳誦,我想這是人生浪漫的馳騁,近代中國商人已經取代軍事與政治英雄,由士農工商之末擠身前排成為崇拜的偶像,其實何止是華人世界全世界都是這個樣的。政治英雄了不起也就八年權柄,現代用按鈕的戰爭將軍根本就無杖可打,甚至政治和戰爭都要倚靠經濟力量而生,其終極目的也是經濟商業利益。所以一切回到原點,世界天下只有一種人,名利殊途但萬流歸宗。
嘴角一抹驕傲訕笑的微笑
二十多年前台灣就有連續劇<<八月桂花香>>講胡雪巖的故事,我沒仔細看但我愛聽那首主題曲"塵緣",請允許我以此連結作為胡許巖故事解析的結局局。
:「塵緣如夢幾番起伏總不平 ,到如今都成煙雲,情也成空 宛如揮手袖底風,幽幽一縷香飄在深深舊夢中,繁花落盡一身憔悴在風裡,回頭時無晴也無雨,明月小樓 孤獨無人訴情衷,人間有我殘夢未醒」
:「漫漫長路起伏不能由我,人海漂泊嚐盡人情淡泊,熱情熱心換冷淡冷漠,任多少深情獨向寂寞,人隨風過自在花開花又落,不管世間滄桑如何,一城風絮滿腹相思都沉默,只有桂花香暗飄過」
:「一城風絮滿腹相思都沉默 ,只有桂花香暗飄過 」
靠!寫的真浪漫真"紅樓"啊!這也不奇怪啊,人天生就是追求浪漫的做不到的最美麗不是
嗎?你看金庸瓊瑤古龍水滸西遊不也是為了這股情懷,所以請把自己想像成胡雪巖(人天生
愛自我投射對號入座),要嚥氣之前迴想自己:流轉漂泊卻又快意翻江倒海的殘夢將醒將滅
之際,金粉世界花花人生;誰能不嘴角一抹驕傲訕笑的微笑呢!
全文結束
後記:
因為原文多達一千八百頁加上其它補充資料合計超過一百五十萬字,我只能擇取和商業策
略相關的菁華,再援引歷史經典和個人淺見進行解析。即使如此篇幅仍然很長,所以分割重
新安排撰述。
部落格格式一直跑掉幾經調整仍無法克服請見諒。
當然;如果還不夠清楚 , 我還有ppt檔可以為您現場解說。
圖片:網路 / 作者
作者:丁三龍
文字部落格鐵丁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