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故事聽故事(下)續上集.......
好了!光陰似箭歲月如梭(順便教成語)一百回說完了,只是這故事太好聽,聽眾欲罷不能,豬八戒成了淨壇使者沒多大異議,但孩子不准過動的孫猴變成「鬥戰勝佛」後坐享煙供成一尊泥菩薩,非要這苦命神話繼續下去。
於是下令「說書人」再往西天去取經。起先我還掰的出來許多”混血”的妖怪和法器,到後來壞蛋的造型和本事也太多抄襲痕跡,一再被抓包後我絞盡腦汁再把<<山海經>>、<<聊齋>>的神怪全請來救駕,拼湊變身然後全部賴在吳承恩名下。之後終告江郎才盡無以為繼,再也生不出新的角色,不得已還是要另起爐灶。
編劇
於是把戰火點到<<封神榜>>去,完了再轉進<<三國演義>>、<<水滸傳>>、<<七俠五義>>。但是先人有交待:「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戒之在奸戒之在鬥」,所以情節與人物都經過篩選,像是草傳借箭、武松打虎等人物鮮活場景怖局氣氛營造起來容易而直接,但是像殺嫂復仇、魯智深火燒瓦罐寺、李逵斧劈羅真人、吳用智取生辰綱等殺人、放火、強劫的”案發現場”我是絕對不敢「轉播」的,生怕「教壞囝仔大小」。
這些故事裡屬於普遍級的也沒幾回所以劇本很快的又告用罄,我的壓力越來越大,每晚九點開始有些頭痛、暈眩。我終於可以體會出連續劇編劇何以越來越胡扯(霹靂火扯上電影變臉之類的劇情)。
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也僅夠應付一回、<<馴悍記>>則聽眾票房反應不佳早早謝幕、<<仲夏夜之夢>>角色太亂了、、、<<伊索寓言>>早就被幼秩園老師盜用了、馬克吐溫的<<頑童歷險記>>電視卡通有演、、、、咳!好不容易在舊書堆裡找到<<希臘羅馬神話>>又讓我支應了兩個禮拜,不過孩子對天神”宙斯”的好色又不負責還怕老婆投以鄙夷的眼光,倒是大力士海力克斯頗有好感。
<<戰國策>>、<<國語>>、<<春秋>>要簡化到孩子愛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創作與置入性行銷
由於”收聽率”居高不下而材料取得越來越不容易,我終究還是要走上繼續”創作”的不歸路,於是陸續製造了<<小蛇灣灣曲曲和歪歪扭扭>>、<<鄉下老鼠阿德>>系列,讓小蛇和老鼠像孫猴子一樣到處旅行和冒險;順便包裝一些鄉下孩子的田園趣事,進行下港人情的「置入性行銷」。
至此;每次晚飯過後我就先”剉咧等”,開始有耳鳴、心悸的症狀,而且越來越嚴重。這期間如果有朋友寄一篇好文章或有趣的笑話,對我真的是莫大的恩賜,因為隨著年齡聽眾的品味越來越高,胃口越來越刁弄的我有些胃痛起來。有時候孩子白天玩的太累,忘了”催逼”先睡了,我會有些興奮的偷笑-----”賺到了”。說也奇怪;一時間頭痛、暈眩、耳鳴、胃痛全都不見了,然後睡的像他門們一樣香甜。
雖然如此壓力如影隨行,我好幾次驕傲的向親友說
:「我的孩子有著全世界聽過最多故事的童年」
最後不得已;領小聽眾進入武俠的世界,當聰慧狡猾的黃蓉用一手叫花子雞向洪七公換來一招招降龍十八掌給郭靖時,掀開了金庸方盒子的秘密。作為”金庸茶館一份子”的我,理所當然的有著權威的形像,說起來風生水起,一出招就擄獲人心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長不大的娃娃
老大首先展現他的閱讀能力,小四開始一本本的<<哈利波特>>和金庸小說,到現在每本讀個十次八次總有的,由此開始自己去探索異想的奇幻世界了。女孩當然還愛聽故事,但兒童節只剩兩次了,聽故事的時光還有多少?而行將失去聽眾的「說書人」,已經預告了悵然的情緒。
寫到這裡,我默默的數著這些年幾番蛻變的故事,歷歷過往恍如口沫未乾。驚嘆與笑鬧還在孩子枕邊,曾幾何時那男娃長的快追上我了,那女娃還很快樂的抓住童年尾巴,還是會要故事聽,但是和母親一樣高的女孩,妳還需要幾次床邊故事呢?這時候我倒有些期望,期望孩子像一起聽故事的小熊或賤狗娃娃一樣;永遠不要長大。
永遠都有聽書人
從盲詩人荷馬(如果真是一個人就太厲害了)開始的<<伊里亞得>>和
<<奧迪賽>>和同時代印度神話的<<羅摩衍那>>、<<摩訶波羅多>>是
如此相像的故事架構和英雄爭戰,三千多年前隔著五千公里和【興都庫什山】大家就這麼抄來抄去了,這一切都來自一個普世價值,那就是… 大家都愛聽故事,幾千年、任何一個種族、幾歲的、什麼男女性別都一 樣。
所以說一個國家或民族可能沒有歷史(沒有文字或文自保存流失了),但絕 對會有故事。
朝興代替,古今多少事多少風流人物都透過故事流傳,澎風漲大甚 至升格成為神尊,端看水滸西遊與三國便知一二。
故事行銷
現在我還在講故事,但是聽眾年齡層越來越大,場所也登堂入室在”大雅”演出 ,這是我在授課行銷時的【故事行銷】,我深深知道一個有故事和沒故事的商品或品牌,在長久經營上有多大的附加價值差異。個中原由當然無法在此一一細表,不過源自兒時聽故事看故事;及長對孩童說故 事的經驗和體會,我深信;故事不滅、人心不止、這是普世價值。讓我高呼
:「只要有人就有故事,故事萬歲萬萬歲」。
在好故事面前我們都是記憶力的神童小孩、在感人故事面前我們都是善良的種子、在有趣故事之前我們都是傳播歡樂的媒介(病毒),嗯!讓我們靜下來聽聽或講講古時候的故事、別人的故事,一起感受我們最原始的普世善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