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
如果我們靜下來思考一下;這些年透過電子通信的比例有多高時;我們認為天經地義的方式在過去的五年、十年,、十五年前是多麼不可思議時;才會驚覺,何其有幸;也何其不幸,生在這個時代,參加了這場徹底改變生命節奏的通信革命。
事實上;這四千字我寫了二十年,從發電報的時代開始,我便墜入這座天羅地網。
天網
互通訊息的方式中關於寫信的優雅、復古情懷跟今日相比;烽火狼煙、八百里加急、飛鴿傳書都已經太遠古了,通訊的方式;僅僅電子通信就值的大書特書了:拍電報、有線轉接.、傳真機 、BB CALL ., 網路、行動電話、MSN--------這世界竟進化的這麼快,尤其近十幾年通訊的可靠性與傳遞速度真的是古人想都無法想像的,生活的節奏已然改變成這樣子而我們居然一點感覺也沒有,如果我們靜下來思考一下;這些年透過電子通信的比例有多高時,我們認為天經地義的方式在過去的五年、十年,、十五年前是多麼不可思議時才會驚覺,何其有幸;也何其不幸生在這個時代,參加了這場通信革命。
信客
讀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後知道一種叫信客的行業,往來與大城與方圓幾十公里沒有郵局的窮鄉僻壤之間,民國初年浙江小山城到上海之間就有這種行業。信客是一種職業,從事的人要有一點文化識點字甚至可以代筆寫家書,還要有強健的體魄筋骨,因為還要身兼託運,全靠兩條腿一雙肩膀。搭車跑船再靠腿力傳送訊息在城鄉差異之間。
信客是這小鄉的人;也只服務同鄉的旅外者,所以雙方有一種無法割捨的依賴,甚至是可以委託身後之事。事實上不管信上怎麼寫的,都市的榮辱升沉看在眼裡,誰發達顯揚拋棄糟糠又娶了還生了小孩、誰失敗了流落街頭無顏回家、誰高中名校、誰陳屍黃浦江頭.........,信客的記憶簡直就可以寫一部地方誌。
信客最重要的是信用;傳遞中如果偷斤減兩被逮到,就註定無法彌補的人格污點永世不得翻身,終至抬不起頭做人,余先生筆下的老信客因為偷了幾尺布料流落到後來去看守墳地抑鬱以終。
如果城裡的同鄉去世了,信客代替家屬料理完後事返鄉,他會帶上一把黑傘,傘柄朝前向著死者家裡走去,我揣想這樣的景象有多麼沉鬱多麼厚重逼仄。陰陽兩隔中有著生死生死相,黑傘帳蔭庇之下,藉著信客的腳魂歸來兮。
一直到附近郵局設立了,信客的腿也走不動了。城鄉的紐帶才換另一組綠衣人來拉合。
電報兄喪速歸
第一次知道有電報這種東西時,驚訝於這東西是怎麼產生轉化出來的,後來才知道電信局裡有一個人專門轉譯;從一堆滴滴搭搭的聲音與有洞沒洞的紙片裡轉述出重大訊息,想像中這個人簡直就像”乩童加上桌頭”可以上達天聽,不過電信局是有很多桌子,但是沒有神桌也不供神明啊?
不過電報最常傳來的是重大事故,往往不是好事!在那個電話還很不普及的濱海鄉下,往往就這麼驚天傳來極簡短的數字之間(電報是論字計費的),父親去世時小叔在軍中只收到家裡拍去的電報,譯出來只有驚人魂魄的四字:「兄喪速歸!」。
去叫人聽電話
我家的電號碼是002;全鄉除了公家機關外的天字第二號,可見有多先進了。,在那個年代比我大上十幾歲以上的兄長叔伯;很多小學一畢業就北上打工當學徒、 幹黑手了,於是我们這座神廳的電話桌就成了半個村子、七八落三合院的資訊通譯站。這可苦了這幾個小孩;往往台北人下了工晚上七、八點電話鈴響起時大家全跑光了?原來往往這時來的電話是台北打下來的,要找那個阿伯、 叔公、嬸婆的 ,通常告訴你後迅速掛斷過半個小時才再打回來(省電話費),接到電話的就要摸黑(幾乎都沒有路燈)走上百公尺外田中央的那家親戚家去叫人。
烏七媽黑的、要走田埂、黑壓壓的榕樹、月光都透不過來;比人還高的瓊蔴像猙獰的刺爪;配合著六0年代長舌鬼的傳說,你說一個十來歲的孩子怕不怕?還有每座院子都養著的狗,經常是風吼的陰聲慘慘;狗吠的鬼哭狼號,這情景連恐怖大師西區考克也營造不來,每次都是心驚膽跳惶怖駭人的。有時好好一個孩子去叫人,卻落個一身泥巴回來,那不是被狗追就是害怕到失足掉到水田裡了。
資訊站與黑盒子
不過也正因為電話;總能知到第一手的好壞重大消息和八掛,誰要結婚、誰出車禍了、阿勇寄五百給港伯、裹小腳的婆祖最近根本吃不下東西了、、、一幕幕一句句都看著聽著,一個窮苦年代的小人物辛酸苦楚,透過這只手搖式還要轉接的神奇的黑色盒子去傳達。
有一次不經意的看到鄉公所旁的機房,那個想像中神奇的總機小姐;聲音跟人完全搭不起來;真是相見不如不見。
通信排、忍者龜
當兵時曾經待過通信排 ;初見77(拐拐)時真的是太傑克了(神奇),可以邊走邊講耶!雖然還要背個"龜殼花"(迷彩主機),如果今天小朋友看到一定會說那是「忍者龜」。軍方通信當然不可以洩密,所以要背密語表或約用定代號以防洩密 。說到代號倒楣的一定是各級長官:
營長、連長、輔導長、蟑螂、蚊子、加跳蚤;
步槍外號小牙簽、吉普車又名觀光船、上廁所叫消防演習
吃飯是光合作用;美女叫幼枝、賣飲料的是後勤隊、舒跑換名叫汽油
憲兵是賊頭、站衛兵叫釘孤支、
值夜班是當牛郎;躲起來睡覺是保養廠--------。
一時間各個學派風起雲湧,諸子百家自創一格無所適從 。有一次演習時老鳥跑去「消房演習」,一個新進戰士掌機;結結巴巴急呼呼的傳出:「大甲虫與蟋蟀 、螳螂、蜜蜂搭竹青蜓到了蟻窩,正在吃戰備糧;不好了!蟑螂恐怕會被消滅」,一時間眾"螞蟻"(步兵)個個儍眼聽不出個所以然?如墜五里霧中,原來是:「司令帶著作戰官與參謀,坐直升機到了營指揮帳,營長的演習簡報突鎚了,被修理的很慘!」。
不過拐拐(77)最常用來掩護單兵抽煙、買檳榔、行光合作用,除此之外用途有限啦!
下集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