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郵本是項全民運動 沒錢的孩子搶著信封 拿來泡水 剝下來文過身的小方塊...
集郵
很小的時候開始集郵,十來歲吧!總愛等著郵差來到,搶過信先把中式信封上左上角的那個小方塊用超級小刀挖下來,放進水裡泡開漿糊,取下來那些二角、五角、一元面額的蓋過郵戳的神奇玩意,如果有掛號信時進帳相對可觀,不是大額票便是貼上一排很多張小額郵票。最多的就是莒光樓、國旗、中山樓、勿忘在莒那些圖樣的小額票了。偶有一兩張逃過郵戳的烙印;保持清白之身的,都會讓我們樂上半天。
還有很多人寫完信要付郵了,總拿起郵票背面,用不曉的有沒有刷過的舌頭順勢一舔,再用力的壓黏在信封上,實在不怎麼衛生,為此兒時夢魘我為文一段如下:
郵票
我 天生的罪犯
從連體的兄弟身上被撕裂下來以後
便註定被黥面發配的命運
終生一次 的發配
最後身隕命落
# # #
分割的痛與棄屍的慘我都無所謂
最重要的是: 我非常討厭::別人
舔我的屁股
遊票
我們把蒐集來的夾在書本裡或買本集郵冊收起來,物資缺乏沒有玩具的時代我们也拿郵票來玩,玩的時候參賽者各拿出一張面朝下用手蓋住,然後猜所有人票額的總合,最接近的得勝,其他人要輸給贏家一張。這個遊戲中如果你的冊子裡有小到幾角,高到十幾元面額的票,就可以靈活運用通常勝率較高。不過會被拿來賠給贏家的都是些低面值的「雜票」,而且在一堆髒髒的小手和口水中遊走幾輪之後,通常都已經體無完膚了,缺角的、折損的、印有指紋的比比皆是。
高檔貨
至於高檔貨就沒幾個人有了,我算幸運的,叔叔和大哥留著一本,精裝的硬本子、A4以上的尺寸、皮上還有燙金字樣,最重要的是內容物有許多高檔貨:像是四大帝王、清明上河圖、百駿圖、十駿犬那樣的故宮國寶;蔣總統就職紀念、招商局、國父紀念館等政治宣示的里程碑。後期還再加入的三級棒球與十大建設等等。不過大抵上郵局畫匠提筆的太中規中矩,呆板而不夠靈動,而且筆調數十年如一日,感覺上收藏價值就有些落差。城裡的小孩我不敢說,像我们這等窮鄉僻壤的小孩在;民國六O年代有這樣的”資本額”是很罕見的。後來給偷了,一直到今天我還耿耿於懷。
搶購
記得發行棒球三冠王紀念票時,舊的日式木造郵局改建中,發售地改到對面的黃老醫生巴洛克式的診所裡,好多好多人排隊、推擠,小五的我幾乎窒息在裡頭,胸口貼在櫃台壓迫到喘不過氣來,而後面進來的人潮還一直持續中,不斷加壓的氣氛中,那一刻我甚至害怕會不會死在裡頭。郵冊上或票套上寫怡情、益智、儲蓄的字樣,對照著這樣搏命搶購幾塊錢的郵票實在有一點諷刺。
另外一條路子是集郵社或其它同好的買賣或交換,不過都得附出高出面額很多倍的代價或是割愛。可如果不這麼做又怎麼都不舒服,試想十駿犬少一隻藏獒、蔣先生就職總統少了第三屆,翻一次就癢一次;堯、舜、禹、湯、文、武、孔子少了周公!怎麼唸怎麼不順,連作夢都在夢「周公」啊!不弄到手真的念茲在茲,寢食不安。
打回原形
中、大學時代一直沒有再加入集郵的行列,有一些自暴自棄,認為自己永遠也不可能再累積那麼多的收藏,跟郵票的接觸都是寫信實用的出發點,完全沒了那種閒情逸緻。一直到八O年左右又炒作起兒時舊夢:有人出版起郵票專冊,仔細的介紹歷來每一套郵票的履歷、發行量、市價等等,這才又激發了我的舊時遺恨,想要再去抓回來那樣的記憶,於是我用大約四個月的薪水又蒐羅了一些,只是這波浪潮來的太兇,連郵政總局也加入賺錢的行列;一張郎世寧的孔雀開屏居然一版七百萬張,而且還再版,數量浮濫,比印鈔票還要沒品,這隻一出關身價百倍的孔雀一下就被打回原形。
陰謀
反正你又不可能從冊子裡拿出來貼信封,更何況若干年後花了幾百、上千元買的一本冊子裡的郵票加起來可能都還不夠寄一件包裹,所以儲蓄的意義盡失(還沒有利息)。現在;郵局越來越貼心你的荷包,每年都還製作當年的套裝本,您不用一套套、一張張找,只要付錢包準不會漏失掉那一張,再也不會有「夢裡尋它千百度,周公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悵恨了!。
更窩心的是不需要是先聖先賢、不必豐功偉業、不用故宮國寶,人人都可以量身訂作自己的紀念票,完全充份滿足您的虛榮,搶錢之心昭然若揭。
寫信
看著郵冊也才見證了一業台灣的發展史,平信一封由五角變成十二元,上週我寄了掛號就十幾張紙居然要三十五元,看著我都涼了半截,就傳輸速度,擬真度寫信比其它通訊方式傳真、電話、e,mai落伍多了,頂多是一些討厭的帳單、垃圾郵件製造煩心壓力與資源浪費罷了。如今還用寫信來表情達意蘊釀情愫的不啻是今之古人啦!不過寫信自有其可愛之處,詳可參閱拙著<<寫封信爸>>(1月15日登於本部落格)一文。
郵票復興
雖說這十幾年下來具收藏價值的郵票幾乎沒有,加上現今經濟如此不景氣,可以預見的集郵風氣的低迷還要很長一段時間,但我相信早期發行的郵票仍有其稀少性,早晚要再翻身的。這樣說來好像缺了一些怡情養性的的氣質,不過如果你手上有一張”大龍票”這樣的票王,你會不關心嗎?唉!真的越發懷念兒時的單純了。